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地方依赖依然严重根治非税收入顽疾需要一剂猛药         
地方依赖依然严重根治非税收入顽疾需要一剂猛药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crifs.org.cn/03zhengwen.asp?news_id=4931 | 点击数:756 | 更新时间:2007-7-11 | 文章录入:admin2 ]

多年来,国务院数次对各种行政审批项目“动刀”,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占总数的50.1%,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取消和调整了半数以上的审批项目,但是各地依附在包括行政审批费用在内的非税收入不减反增,地方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依然严重。

作者认为:解决非税收入带来的各种弊端需要进一步提高财政拨付水平,让各级政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去打非税收入的“歪主意”,也需要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实行收支两条线,对非税收入进行专户管理等等措施,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政府进一步缩小自己“有形之手”的作用范围,坚定不移的贯彻“大市场,小政府”的主张。

200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四次出马对各种行政审批项目“动刀”,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806项,占总数的50.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取消和调整了半数以上的审批项目,但是各地依附在包括行政审批费用在内的非税收入不减反增,地方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依然严重。

据相关统计,在西部某贫困县,2006年全市非税收入共完成9.2亿元,与去年相比增收2.5亿元,同比增长37.24%。而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某省的非税收入从1996年的255.0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107.3亿元,年平均增长17.7%。该省非税收入与地方税收收入基本持平。有专家根据2002年的数据估算中央一级的非税收入可能占到本级财政总收入的13%左右,而地方非税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的46%左右。

非税收入的膨胀与占财政总收入比例的不断攀高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国内税负的增加。《福布斯》杂志最新公布的报告说中国的税负痛苦指数列全球第三,虽然较去年后退一位,但是中国的税负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之一。虽然《福布斯》的结论是否科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近年来税收增幅远远高于GDP增加的速度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来看,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虽然只有19%左右,如果将巨额的非税收入涵括进来的话,这个比例将达到GDP的30%-35%左右。

税收负担的沉重给国内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我国当前的经济形态仍然是出口主导型,但是国际贸易环境日趋恶化,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让企业经营更加雪上加霜,非税收入这种隐性征税数额的不断攀高所带来的负面作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非税收入的持续膨胀所带来的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后果是延缓政府改革的深入。我国正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从市场的主导者转变为市场的服务者,通俗地说就是“大市场,小政府”,国务院之所以一再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目的就在于避免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只要是市场能做好的,政府就抽身出来。但是事与愿违的是,虽然行政审批项目的数量减少了一半,但是包括行政审批费用在内的非税收入总额却在连连增长,这说明政府减少对市场的介入、对社会生活的干预离预期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而非税收入所助推的宏观税负增加更是制约了市场的发育,与政府改革的目的背道而驰。

在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非税收入的比例远远低于我国。有研究报告披露,2000~2001财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非税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的20%;在加拿大,2003年地方非税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的30%。

我国非税收入占比过高、增长过快的一个根源还在于各级财政的税收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缺口。以国内某著名电站建设项目为例,该工程实际所需的工程款数量与财政拨款之间存在着近一半的缺口,其解决之道就是通过非税收入途径,于是,管理部门开始在全国电网按0.3分/度的标准征收工程建设基金,而两年后征收标准上调为0.4分/度,再后来对此工程直接受益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征收标准提高到了0.7分/度。

不只中央一级对扩张非税收入存在很强的冲动,地方政府也不例外。到2010年,某直辖市要建成12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到400公里,需要投入1650亿元资金,而2006年全年,该市的财政收入也就只有1600亿。轨道交通建设是否动用了非税收入,动用了多少非税收入,包括上海的政协委员们都是一头雾水。

一边是财税收入不敷支出,只能打非税收入的主意,另外一方面是“来也昏昏,去也昏昏”,非税收入成为某些部门的小金库进而落入个人囊中。在一些地方机关,年终奖科级以上的能发五、六万,发奖金的钱无疑就是来源于这些机关收取的非税收入。

因此解决非税收入带来的各种弊端需要进一步提高财政拨付水平,让各级政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去打非税收入的“歪主意”,也需要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实行收支两条线,对非税收入进行专户管理等等措施,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政府进一步缩小自己“有形之手”的作用范围,坚定不移的贯彻“大市场,小政府”的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没有这一招,其他措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将仍然原地踏步,因此根治非税收入的各种顽疾,需要一剂猛药。

李朝霞   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部努力打造“透明财政”
下一篇文章:“十一五”中央将投资400亿发展内河和沿海航运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2024年度股东会决…[152]
· 开祥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227]
· 开祥股份召开24年度股东会…[503]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董事会决…[133]
· 开祥股份十届四次监事会决…[106]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3162]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878]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596]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23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713]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