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后伊拉克国家元首将首次访华伊中石油合同有望激活 本报综合消息 伊拉克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萨比尔·伊斯梅尔6月18日透露,即将诞生的伊拉克石油法将向国际公司开放伊拉克油田,中国显然也可以成为受惠国。
伊斯梅尔说:“我们欢迎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一同开发伊拉克油田。”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今年2月提出伊拉克石油法草案,接着它在3月获得伊拉克内阁批准。伊拉克议会将在下个月就该法案进行投票表决。石油法生效后,伊拉克将允许外国公司勘探、开发该国油田以及生产相关石油产品。
伊斯梅尔说,如果伊拉克石油法案获得议会批准,那么在1997年签署,但后来被冻结的一份伊中石油合同将会很快被激活。他说:“中伊双方已经建立相关工作组,力争合同尽快恢复生效。”
伊斯梅尔表示,伊拉克的目标是从现在开始的一年内开发大约80个新油田,并在2015年之前让石油日产量增至650万桶。
伊拉克总统塔拉巴尼将从6月20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国事访问。届时,伊中双方将签署涉及外交以及对伊援助事务的5项合作协议。
塔拉巴尼将是中伊1958年建交以来访问中国的首位伊拉克国家元首。他将率领一个由伊拉克石油部长、财政部长等40人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北京、西安以及南京。
伊斯梅尔透露,中国愿意以文件确认的形式大幅削减和免除伊拉克所欠中国的债务,同时向伊拉克未来的重建提供额外援助。他还提到,由伊拉克石油部和中国商务部联合发起的伊中联合委员会将在周五再次举行会议,讨论伊中在包括贸易、科技以及外交事务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谈到伊中关系时,伊斯梅尔说,伊中关系是积极健康的。他说,几乎所有的伊拉克家庭都有“中国制造”的商品,特别是玩具。
伊斯梅尔说,伊中经济高度互补,两国贸易额去年达到了11亿美元,考虑到伊拉克当前的局势,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但伊中贸易还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中国社科院中东问题研究员殷罡高度评价塔拉巴尼即将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他说,这显示伊中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正在全面展开。中国一直支持伊拉克重建,两国合作是有共同利益基础的。(秦继泽韩榕华)
大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