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能源消耗严重钢铁生意要卖附加值         
能源消耗严重钢铁生意要卖附加值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finance.jrj.com.cn/news/2007-05-22/000002258408.html | 点击数:934 | 更新时间:2007-5-24 | 文章录入:admin6 ]

    “产能过剩是我国钢铁工业的现状,而且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因此,出口是必然选择。与此同时,钢铁出口结构的调整同样也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有关负责人在2007年钢材进出口形势分析会上做出了如上表态。

  之所以要调整我国钢铁出口结构,有数字为证:2006年中国累计出口钢材4300多万吨,同比增长1.1倍;但建材、板材、管材、型材的出口价格却有所下降,中国钢材出口出现了数量增、价格降的态势。

  从企业结构上看,近年来,中国钢铁产业中中小企业大幅增多,产业集中度有所下降。2006年,中国年产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的产钢量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而200万吨以下企业的产量增幅却达到了29.6%。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我国钢材大量出口,相应地扩大了国内市场空间,从而使本应淘汰的落后产品也有了销路,致使产品结构调整难以进行,甚至一些已经关停的小钢厂又死灰复燃。这无疑将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步伐。

  众所周知,钢铁行业是耗能大户,产量越大耗能越多,而随着产业集中度的下降,大量的能源被一些中小型的钢铁企业所消耗。而这些中小企业受技术、设备的制约,往往生产的都是钢锭、钢材等一些初级产品,这些产品不但价格上不去,而且由于产量增长过快,导致价格逐年下降,这一多一少之间,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目前,国家调整钢铁出口结构的主要手段就是调整出口退税率,2007年4月,我国将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轧产品等76个税号出口退税率降为5%;另外83个税号的钢材取消出口退税,这也是我国在3年内第5次调整钢铁出口退税率了。

  专家指出,国家在短时间内多次调整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就是要大力限制低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出口,把更多的出口机会让给那些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以免赔本赚吆喝。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低税率的不锈钢板、特种钢材等产品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低端初加工产品,业内人士分析,这几类产品虽然近几年产量增加很快,但技术含量并不高,在国际市场上也属于竞争力较弱、附加值偏低的产品,因此,此次被调低税率也是情理之中。以不锈钢产品为例,虽然我国已经是不锈钢生产大国,但目前我国每年仍有1100万吨高级不锈钢需要进口。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钢铁产品出口的调整思路已经由过去的“看产品、看产量”转为“看竞争力、看附加值”。国内的钢铁企业必须要加快技术更新的步伐,真正加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成为下一轮钢铁出口的弄潮儿。

  我国五次钢材出口退税率调整

  2004年1月1日,将出口退税率为15%的钢材及制品,其出口退税率一律调低到13%;

  2005年4月1日,对钢铁初级产品(主要为生铁、钢坯等钢铁初级产品),停止执行出口退税政策;

  2005年5月1日,对钢材(包括热轧、冷轧、镀锌、彩涂、盘条、型材、钢丝、不锈钢板卷、不锈钢盘条、不锈钢丝、合金钢板、合金盘条、合金钢丝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为11%;

  2006年9月15日,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主要包括热轧花纹板、热板、冷卷、镀锌板、彩涂板、盘条、型材、不锈钢卷板、钢丝等;

  2007年4月15日,进出口税则第72章中的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轧产品等76个税号,出口退税率降为5%;另外83个税号的钢材取消出口退税。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上一篇文章:天然气价格改革提速
下一篇文章:我国家具出口遭遇反倾销及绿色壁垒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戚向东:今年我国钢铁产业…[1006]
· 宝钢与杭钢跨地区重组宁波…[1321]
· 需求萎缩河北钢铁领衔再减…[1468]
· 钢铁公司成本上升大型垄断…[1240]
· 鞍本钢铁重组:联而不合[115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