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我国首次成煤炭净进口国机电产品顺差397亿美元         
我国首次成煤炭净进口国机电产品顺差397亿美元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crifs.org.cn/03zhengwen.asp?news_id=4601 | 点击数:629 | 更新时间:2007-5-21 | 文章录入:admin2 ]

据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煤炭进口143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0%,煤炭出口1139万吨,同比下降32%。进出口相抵后,净进口291万吨。这是我国首次出现煤炭净进口格局。

为合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煤炭资源,去年11月,在前期取消煤炭出口退税的基础上,我国将煤炭进口税率由3%至6%下调为0或1%的暂定税率,同时对炼焦煤加征5%的出口关税,从而对煤炭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由于进出口反向变动,导致煤炭进出口格局反转,使我国从传统的煤炭净出口国向煤炭净进口国转变。

由于运距较近,当前,我国煤炭进口主要来自印尼和越南。今年一季度,我国从越南进口煤炭597万吨,增长40%。自印尼进口煤炭489万吨,增长4.4倍。两者合计占进口总量76%,比去年增长18%。

自从我国调整煤炭进出口关税后,进口煤炭价格优势明显。以今年3月份为例,综合我国7个主要生产城市无烟煤出厂含税价每吨为361元,而同期从越南进口无烟煤平均完税价格为每吨322元,比国产价格低一成多。

■其他看点

机电产品贸易顺差397亿美元

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出口1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8.4%。同期,机电产品进口1076亿美元,增长14.9%。机电产品项下的贸易顺差达到397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总体贸易顺差的85.5%。

海关总署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化转移的良好机遇,迅速成长为全球机电产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重要基地。

海关总署指出,1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呈现出一些重要特点,如外商投资企业仍居主导地位,独资化态势明显。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机电产品1093亿美元,增长28%,占同期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74%。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出口机电产品806亿美元,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所占比重达74%,增长29%,明显高于中外合资企业的24%和中外合作企业的8%的增长速度,独资化趋势日益显现。

钢材产品进口量继续下降

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我国钢材进口继续呈现下滑态势,进口量为427.1万吨,同比下降7.4%;价值49.4亿美元,增长8.7%。

海关总署分析认为,近年来,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稳步提高,高端产品自给率稳步提升,国内钢材产品进口替代能力逐步增强,这是导致我国钢材进口量逐步下降的重要原因。

此前,我国钢材进口量已经由2003年高峰期时的3717万吨下降到2006年的1851万吨。

海关总署指出,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释放和结构不断优化,高端技术含量的产品产量也在不断上升。今年1至2月,国内钢材产量7901万吨,增长25.4%,增幅加快4.1个百分点,其中冷轧薄板等板材类高附加值产品增速超过50%。加上当前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偏高,钢材进口的动力明显不足。

一季度原油进口量增价减

记者昨天从海关总署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原油396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8%,价值157.5亿美元,下降1.4%。1季度进口原油平均价格为每吨397.3美元,同比下跌7.6%。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3月进口原油1386万吨,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92.8美元,比1月下跌19.4美元。而同期国际现货市场价格则创下了一季度最高。专家认为,这说明三大巨头通过订立长期合同,参与期货交易等降低成本的策略已发挥了作用。

数据还显示,1季度我国出口原油51.7万吨,价值1.7亿美元,分别下降70.3%和73.2%。1季度原油净进口3913万吨。

海关总署数据还显示,《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今年元旦起实施后,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成品油进口增长迅速。1季度民营企业进口成品油161.1万吨,增长15.8%,占成品油进口总量的20.2%;外商投资企业进口76.9万吨,增长39.4%,占9.6%。同期,国有企业进口成品油553.8万吨,下降10.2%,占同期成品油进口总量的69.4%。

长盛基金侯继雄认为,国有企业减少成品油进口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原油的价格下跌,由于我国炼厂的产能基本能满足需要,因此,在进口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前提下,三大巨头没有必要增加成品油进口。

根据海关昨天发布的数据,今年1季度我国进口成品油797.6万吨,价值3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2%和0.6%。进口平均价格为413美元/吨,上涨1.6%。

高档车担当进口汽车主角

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季度我国汽车进口步入平稳增长阶段,进口汽车结构逐步向国内尚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大排量、高档次和个性化方向调整。

据统计,1季度我国共进口汽车(包括汽车底盘)5.9万辆,金额1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6%和15.5%。其中,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5.7万辆,增长18.4%,占同期我国汽车进口总量的96.9%。同时,数据显示,中高档小轿车和越野车日益成为进口的主要品种。1季度我国共进口中高档汽车3.9万辆,增长10.4%,占同期汽车进口总量的66.8%。

海关分析认为,经历入世5年的过渡保护期,我国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国产汽车竞争能力大幅提升。

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向上海证券报表示,5年过渡期后,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明显下调,导致原先进口量较大的汽车产品转移至国内生产。但是,高档车国产化的技术条件还不太成熟,一些豪华车还难以实现在中国本土制造,这些客观上造成一种错位格局。另外在消费习惯上,“高端消费者一般喜欢原装进口车。”这也造成高档车进口量增长。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银监会:一季度中国主要商银不良贷款率为7.02%
下一篇文章:中国将占全球电力投资23%中国电力市场的广阔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2024年度股东会决…[152]
· 开祥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228]
· 开祥股份召开24年度股东会…[503]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董事会决…[135]
· 开祥股份十届四次监事会决…[106]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3164]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878]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598]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239]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714]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