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中国汽车零部件须提高研发投入         
中国汽车零部件须提高研发投入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5-23/000001497165.html | 点击数:786 | 更新时间:2006-5-25 | 文章录入:admin6 ]

    担心人民币升值打击出口的忧虑再起,这次抱怨得最厉害的行业,不是纺织,而是汽车零部件。中国靠袜子、衬衫、毛巾打开出口局面,未来5到10年内,目前刚刚起步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则有望成为下一个出口龙头。

    中国汽车零部件走向世界之路才刚刚开始。他们对汇率的敏感,反映了中国在这一行业缺乏相对优势。纺织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发达国家因为劳动力价格偏高,没有可能和中国在价格上抗衡。而汽车零部件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中国无论在资金、技术和销售网络上,都处于下风。

  迫于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日本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压缩本土制造规模,实施零部件全球采购。欧美汽车工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是大势所趋,但它们在华大举增设研发中心和制造工厂,也给本土的厂商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压力。

    汇丰银行分析师植树克勤指出,大部分中国零部件生产商都拥有高于业内平均的股本回报率,而股价和账面值的比率,则低于外国同行。

  中国汽车配件商价格相对低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它们的高回报得益于在研发上省钱,因此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荣惠康指出,中国零部件厂商在产品研发上的投资不到营业额的1%,远低于7%到8%的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北泰创业有限公司(2339.HK)本周表示,目前研发投入比例为3%到5%,但计划能够在5年内,提高到全球平均水平。这家安徽的公司还希望能够通过海外兼并来扩大规模,获取市场和技术。

  过去的两年内,中国已经从生产价值一两个美元的刹车片,发展到生产20到25美元的车桥,有了相当的进步。但目前高端产品和高新技术基本控制在跨国零部件集团手中。汽车电子技术、高档传感器、微处理器和复合新材料等基本依赖外方。

  汽车和纺织看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但中国纺织行业走过的路可能也适用于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纺织行业一样,汽车零部件行业生产规模小而且分散,专业化程度与跨国集团差距较大。大部分企业研发能力低下,能和整车厂同步开发的企业极少。

  劳动力成本可能形成最初的吸引,但规模和提高质量才是长远的成功要素。最终的赢家将是成本领先者。而长远降低成本,短期内必须不畏增加成本,提高研发投入。

  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总值目前约为纺织品出口总值的10%。而国际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贸易额约为纺织贸易额的1.5倍和2倍,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顾蔚)
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篇文章:警惕移动通信运营商"全息垄断"
下一篇文章:下半年煤价走势的两种声音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被外资…[816]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