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汽车业利润风险依旧         
汽车业利润风险依旧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5-22/000001495841.html | 点击数:930 | 更新时间:2006-5-24 | 文章录入:admin6 ]

    每年3月份,汽车市场销售曲线都会出现上扬,但在油价上涨、税收上涨等众多不利因素下,今年一季度轿车销量增长仍然强劲:3月份汽车销量首次超过30万辆,4月份更是同比增长六成。更有意思的是,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字表明,国有大中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利润开始回升了。

    汽车厂脸色渐好,并不是一个突发新闻。早在新车出现前的今年一二月份,汽车工业重点企业就实现利润总额36亿元,其中东风、上汽、广汽和长安等企业利润都“转正”了。

    经历了2003年的井喷和2004年的调整,2005年各汽车企业艰难地消化着自己的库存,多数企业库存已经减少到1个月库龄。而这种休养生息的政策也起到了应有效果。

    2006年年初,各企业的库存占压资金总量从2005年年末的302亿元降到250亿元。同时,去年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在新车中得到回应,今年一汽-大众将投产三款新车,二厂近百亿元的投资将部分收回。长安福特南京二厂、广州本田二厂和广州丰田的投资也能在今年用新车来回收,这些销售收入的增加可以使账面上的亏损额不再扩大。

  但是,单纯看数字并不能说明汽车界已经走出利润下降的危险区。事实上,发改委统计的是制造企业上报的利润数字,并没有分析其中的具体情况。

  比如,长安福特、一汽丰田等企业采取的是产销分开、独立经营的方式,利润在工业制造和市场两端被分开,但主机厂仍然对销售公司拥有强大的制约力,当销售公司利润高的时候,不排除生产企业要求销售公司把利润转移给它的可能。而在产销一体的公司内,企业也可以把仍在运输途中的车辆、经销网络的利润算在自己账上。这样的利润数字很难说清。

  总体上看,新增产能的风险仍存在。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称,2006年汽车产能将达700万辆。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称,2005年全国建成产能850万辆,2010年估计不低于1250万辆,扣除届时200万辆的二手车供应量,销售量不会超过1000万辆,而相应新车产能超过预测需求200万辆,大约1/3放空。

  虽然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能增加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但从国务院将汽车列入过热产业的信号分析,对汽车业产能的支持不会无限放大。如果汽车企业一味增产,中级车价格仍存在大幅下降的可能,利润能否增长就是未知数。

  专家分析,2006年新的库存会更多,而且可能比2005年更难消化,因为新增加的轿车品种太多,消费者难以决定。

  支持利润增长的另一个因素是原材料价格涨幅回落。但落实到汽车原材料采购上却并不乐观。按照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今年钢材将涨价10%,低于去年的水平。但多数企业却表示,汽车用钢并没有降价。某合资企业采购部负责人称:“原材料不仅没有降价,涨幅还在加大。而汇率的变化也让合资企业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与此相应,零部件厂家却因为生产品种的增多,不愿轻易降价。在这种博弈关系下,整车厂扩大利润的空间并不大。

  理性分析,整车厂亏损面加大的趋势已经得到明显遏制。但利润损失的因素仍然存在,南汽、东南、昌河和金杯仍未扭亏,从市场平稳增长到利润平稳增长还需要时间。(张火 召虎)
中国经营报

上一篇文章:纺织企业海外设厂好梦难圆
下一篇文章:原材料价格暴涨涉铜企业应对乏力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大重组:汽车业十大龙头承…[1145]
· 钢价回落长期利好汽车业[912]
· 汽车业六大税费格局大变经…[1034]
· 汽车业率先被卷入全球经济…[1009]
· 汽车业酝酿兼并重组新能源…[95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