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我国钢材进出口拐点出现         
我国钢材进出口拐点出现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4-29/000001482193.html | 点击数:911 | 更新时间:2006-5-8 | 文章录入:admin6 ]

    2005年集中释放的巨大产能,正促使2006年中国钢材出口格局发生一场嬗变。

    “截至4月26日,我国今年钢材进出口总量已达1447.9万吨,其中进口580.1万吨,出口867.8万吨,顺差达287.7万吨。”昨日,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司统计分析处黄国华处长,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上海钢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钢材进出口形势分析研讨会上发布了最新统计数据。

  事实上,从今年1季度开始,我国钢材进出口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逆转:进出口相抵后,一季度我国净出口钢材185.8万吨,净出口量逐月上升,分别为23.4万吨、59.7万吨和102.7万吨,直至4月的近300万吨,这是自2005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首次超越进口,日渐增长的净出口量已显示我国钢材进出口新拐点的到来。

    黄国华表示,刺激钢材出口的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来自三方面,首先,国内市场供大于求,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自去年4月份以来国内钢材过剩产能的集中爆发使出口成为释放产能的主要渠道;其次,我国钢材产品竞争能力提高,逐步代替了部分进口资源,作为我国钢材进口最大品种钢铁板材的进口替代效应已逐步显现出来,一季度板材出口继续增长26.2%%,占出口总量的比重提高至46.9%%,而同期进口量却下降了25.7%%;再次,国内外市场较大价差的存在也进一步提升了钢材出口动力,目前欧美等国际市场的钢材价格明显高出我国同类产品每吨100-200美元,今年国内钢材出口增势不减。

  面对钢材出口激增的苗头,商务部外贸司副处长陈勇表示,出口量增的背后已暴露出量增价跌及贸易摩擦加大两大新隐忧。钢材主要原材料铁矿石和煤电油运等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对两高一资产品的调控,已挤压了钢材出口的利润,今年3月份的我国钢材出口量与出口价分别创下了自2005年以来的月度最高值和最低值。与此同时,以美国为赌注其他主要产钢国家或地区也越发关注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年初加拿大对中国大陆热轧板发起的反倾销案再调查可能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钢铁外贸环境变化的先兆。

  “国内市场暂时无法消化如此庞大的产能,今年全年钢材贸易将实现净出口。”黄国华预计,2006年我国钢材产能将继续扩张达4.5亿吨,出口将大幅增至3000万吨,而进口则将继续下降至2000万吨左右。 本报记者 袁小可
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高糖价危机发改委加大调控力度
下一篇文章:UNIX市场:竞争压力巨大将首现负增长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