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三级区域市场开辟汽车业新天地         
三级区域市场开辟汽车业新天地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3-16/000001447990.html | 点击数:1069 | 更新时间:2006-3-17 | 文章录入:admin6 ]

    日前,国家信息中心、欧洲及亚太区汽车业高层的专家们热议中国汽车业,大家一致对前景充满信心。

    2009年:轿车大量进入家庭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在发言中表示,中国汽车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为2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轿车销量的年均增长速度预计为9.6%-12%。预计在2009年,轿车将大量进入家庭。

    徐长明表示,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是由R值决定的,R值=车价/人均GDP,轿车增长率约为GDP增长率的1.5倍。当R值达到2-3时,轿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轿车普及率进入快速提升。我国深圳、北京、广州、上海的R值正向3逼近,这些轿车消费先导地区的市场发展遵从了R值规律。

  目前看,车价仍有下降的空间与压力,而人均GDP在“十一五”期间有望年均增长8.5%。可以推算,中等家庭具备购车能力、轿车大量进入家庭的时点将出现在2009年。

  徐长明分析认为,三级区域市场已经启动,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三级区域指的是,除北京、上海一级区域,山东、浙江、江苏、广东二级区域之外的国内汽车市场。一级区域2004年经调整前的人均GDP指标在3000美元以上;二级区域普遍在2000-3000美元之间。

  需求旺盛支撑行业发展

  谈到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时,徐长明给出了这样一些数据和预测:轿车需求从2005年的284万辆增加到2010年的486万辆,增长202万辆;汽车需求从2005年585万辆增加到2010年的870万辆,增加285万辆;轿车比例从2005年的48.5%增加到2010年的55.9%。

  福特汽车(中国)公司规划与开发部副总裁基斯·戴维认为,从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和消费者需求看,汽车市场的总体需求是旺盛的。他表示,预计到2010年,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今天巴西的水平,相对于巴西今天的“每千个符合驾龄人拥有车辆数”163辆,中国将达到每千人48辆车的水平。届时,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长度亦将增加到230万公里,平均每公里的汽车密度是22辆,而2004年德国是234辆,美国是36辆,巴西是13辆。此外,储蓄率居高不下也是影响汽车需求的因素。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汽车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比例自2001至2005年分别为4.3%、5.7%、7.4%、8.1%、8.7%;中国汽车消费增量占全球增量的比例自2002年至2005年分别为37.5%、63.1%、19.7%、23.2%。

  基斯·戴维乐观预计,到2015年,全球汽车工业的增长将有40%来自中国。不过他同时表示,当前中国汽车业面临着能源、环保、交通拥堵和安全、产能过剩、产品种类爆炸式增长等挑战。(孔维纯)
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中国拒绝铁矿石出口商漫天要价
下一篇文章:橡胶制品业效益增长可观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1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93]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55]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8]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6]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1]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000]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3]
 
· 大重组:汽车业十大龙头承…[1146]
· 钢价回落长期利好汽车业[913]
· 汽车业六大税费格局大变经…[1035]
· 汽车业率先被卷入全球经济…[1009]
· 汽车业酝酿兼并重组新能源…[959]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