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股即将发行的影响,中国沪深股市17日振荡下跌,跌幅分别为2.3%和1.8%,其中沪指自年前跌破1300点以来,近来屡创新低,不断跌出近5年半以来的最低点。沪综指全天下跌28.97点,以1216.65点收盘,深证成指全天下跌56.5点,跌至2999.02。两市共成交89亿左右,和上个交易日基本持平。中国证监会上周五宣布恢复新股发行,股票发行询价制度将随之施行。华电国际成为今年首只新发股票。此外,宝钢股份增发股票以及大鹏证券被托管的传言也对股市形成压力。
厦门鑫鼎盛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卢镇金认为,股市扩容的重新开启的确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但是这个利空其实市场也早有预期,只是在正式出台之际难免会给市场造成短线冲击。
国信证券公司认为,市场出现的恐慌主要来自于新股华电国际的发行。虽然说对市场有一定的刺激,但目前市场信心处于极度脆弱的状况,要马上恢复很难,大盘短期内仍然属于积弱难返。目前看来,市场对新股询价制的担忧主要有二点:一是发行的市场化,二是定价的市场化。股市的表现没有超出专家和证券业内人士的预料。专家认为,首次公开招股上市(IPO)询价制本周正式施行。市场将因此获得更多的投资和投机机会,但这一长期利好的制度短期内也将给市场带来一定压力。德鼎投资公司高级研究员胡嘉认为,询价制下,投资者将拥有更多的发言权。长远来看,将提升整个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中枢,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利多”。但新股的发行,尤其是以银行股上市和中石油回归为代表的融资压力和定价模式,将使市场有“短痛”的可能,近两年上市新股的股价中枢下移更是首当其冲。
2005年1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