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专题]财经新闻 >> 正文
2006年底中国将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         
2006年底中国将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news.xinhuanet.com | 点击数:612 | 更新时间:2006-2-15 | 文章录入:admin2 ]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4日表示,2006年底中国将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目前外资入股中资银行虽受到比例限制,但随着年底中国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其业务经营范围的自由度将不再有约束力。

    吴晓灵14日是
在“中美经贸论坛”上发表这番讲话的。她说,目前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如要享受中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入股总比例不能超过25%,单个外资不能超过20%。到2006年底当中国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后,这一比例限制只在税收征收上有意义,对业务经营范围的自由度将不再有约束力。

    她说,中国政府按照加入世贸组织协议,按时甚至部分提前兑现了金融业开放的承诺。2005年12月,中国提前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哈尔滨、长春、兰州、银川、南宁5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从而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增加到25个。在证券业和保险业方面,除尚未开放合资公司从事A股承销外,中国政府已在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上全面落实了入世承诺。

    她说,入世这几年的实践表明,尽管这几年外资银行的业务增长比率高于中资金融机构,但外资银行占全国银行业的份额并没有太大的变化。2001年和2005年,外资银行资产占银行业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和1.89%,人民币贷款占比分别为0.35%和0.55%,外汇贷款占比为14.7%和20.97%。随着2006年人民币业务的放开,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方面的比重可能会有所增加。

    延伸阅读:

    在银行改革引入战略投资人不会危及金融安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4日说,在银行改革过程中引入战略投资人不会危及中国的金融安全。吴晓灵指出:金融安全是个宏观概念,重要的是要在宏观上把握国民经济的结构均衡,让经济运行机制更具灵活性,让经济运行有更强的适应性,否则会殃及具体金融机构的经营。

     银行改革中引入国内战略投资者值得期待

    目前正在推进中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纷纷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不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4日发表最新言论,对银行改革在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同时也引入国内投资人,表示出积极的态度。

    相关新闻:

    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首破30万亿元大关

    1月末我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达14.8万亿元

    央行上海总部:1月份上海现金投放大幅增长 

    吴晓灵同时透露,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中资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中资银行实现盈利从2001年的23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5年的2532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资银行的贷款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改善,不良贷款率从2001年的25.4%降到了2005年的9.8%。外资金融机构的盈利从2001年的1.96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4.46亿美元。(完)

上一篇文章:吴晓灵:人民币快速升值源于市场力量并无干预
下一篇文章:国家将关闭3万多家未申请安全许可证的高危企业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2024年度股东会决…[152]
· 开祥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227]
· 开祥股份召开24年度股东会…[503]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董事会决…[133]
· 开祥股份十届四次监事会决…[106]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3162]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878]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596]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23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713]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