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2006年:中国叫板铁矿石巨头"有戏"         
2006年:中国叫板铁矿石巨头"有戏"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1-19/000001410367.html | 点击数:988 | 更新时间:2006-1-20 | 文章录入:admin6 ]

    ———本报专访瑞银原材料全球策略师贺培德

    1月18日,瑞银集团推出了2006年原材料市场展望的研究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2006年全球原材料市场的催化剂和潜在风险,并对中国钢铁行业转型对全球原材料市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瑞银原材料全球策略师贺培德在报告会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钢铁企业关注的定价权问题,将在2006年有所进展。”他分析说,2006年中国在铁矿石进口量上将是日本的两倍,而且2006年中国钢铁业无疑会加速自身的整合和重组,这将有助于集中采购和集中砍价,从而在铁矿石价格战中取得话语权。

    贺培德用“支离破碎”来形容过去中国铁矿石的进口形式,他说,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在世界钢铁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几乎翻了一番,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钢产量记录,但由于进口不集中,导致中国在铁矿石价格上没有支配能力。

  这一年来中国在全球市场大批买入钢铁,让生产商们赚得盆满钵满。瑞银预测,2006年中国和日本的铁矿石进口量分别为2.7亿吨和1.35亿吨。中国对全球钢铁业造成的影响极大,整个产业今年转为供给过剩后,势必冲击价格。

  “一方面,中国对钢铁需求的激增,使钢铁巨头利润增长迅速;另一方面中国钢铁产能迅速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这将加剧国际钢铁巨头的兼并重组。”贺培德说,2005年,全球原材料并购价格达800亿美元,其中30%至40%发生在钢铁行业。钢铁业并购大戏将在2006年继续上演。

  贺培德称,并购重组加速后,中国“生产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将有可能亏损,甚至关闭。中国小钢厂尤其要防范汇率风险,他们一般通过现货市场获取铁矿石,现在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使他们面临的美元汇率风险空前加大。

  贺培德对中国铁矿石定价权之战提出了一些建议,“日本、欧洲拥有的定价权取决于其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高,中国钢铁企业如果要想提高话语权,在定价方面施加足够的影响力,就必须完善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并以一种声音来应对国际挑战。”

  此外,中国钢铁产业应该重点发展精品、集约生产和跨国经营,并使各个主要钢铁产品达到世界级产能。应该进一步优化配置现有装备能力,鼓励发展中国紧缺的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成为世界领先的精品钢生产基地。(黄蕾)
国际金融报

上一篇文章:原料飞涨中国锌业今年最困难
下一篇文章:三大因素导致广东成"油荒"重灾区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铁矿石降价钢价失去支撑[1609]
· 三大矿山哄抬矿价铁矿石破…[2039]
· 欧洲最大供应商称铁矿石价…[1197]
· 外资机构来华推销铁矿石价…[1347]
· 日本钢企接受铁矿石提价一…[1336]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