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SCDMA首个自主电信核心技术身陷困境         
SCDMA首个自主电信核心技术身陷困境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1-04/000001398734.html | 点击数:1432 | 更新时间:2006-1-6 | 文章录入:admin6 ]

    运营商缺乏推动自主创新动力制造商面临市场资金双重挤压

    SCDMA基站覆盖半径是GSM的8至16倍,是日本“小灵通”的上百倍,非常适合中国国情

  对于长期依赖国外标准和技术的我国通信网和国家安全来说,底层芯片、核心算法和应用系统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DMA显然更具战略意义

    SCDMA这项在斯里兰卡、蒙古、南非等20多个国家屡获成功的新技术在本土市场却“叫好不叫座”,目前国内城市用户仅300万,农村只有几万户,难望GSM、CDMA数亿用户项背SCDMA,是中国第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通信核心技术。运用SCDMA,人们不仅可以接打手机,还能享受手机看电视、上网等宽带业务。由于注重带宽,SCDMA在实现这些宽带业务时,画面质量和流速比GSM、CDMA等“洋技术”更有优势。

  然而,这项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却正在陷入只“开花”难“结果”的处境。

  运营商:犹豫和观望

  像人们已经熟知的GSM、CDMA一样,SCDMA是电信产业链中的一项上游技术,它不与普通消费者直接见面,必须被电信运营商采用,才能得到推广。但是它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运营商的不信任。

  SCDMA的研发者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卫说:“GSM、CDMA以及‘小灵通’占据了大部分国内无线通信市场,这些来自国外的技术尽管成本高,甚至并不先进,但已相当成熟,而且国际企业有雄厚的品牌、实力、产业链和传统市场作支撑,运营商使用起来觉得比较保险。而本土的新技术毕竟发展历程短,延伸前景难以看清,不管理论上怎样证明,运营商还是对我们技术的稳定性不放心。”

  2003年,中国网通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上马SCDMA,谈判和准备工作一度进入了相当层次,但最终上马的也只有5个省份。中国网通四川分公司总经理牟俊将主要原因归结于电信改革形势的不确定性:当时已有传言3G牌照即将发放,这会不会带来电信业的新一轮重组?3G会不会和SCDMA形成重复建设?在过渡和变动的背景下,一切都不明朗。加上当时中国网通要上市,这些不确定因素很难向投资者说清楚。这都导致中国网通最终大幅削减了SCDMA的上马计划。

  电信运营商们作为国有企业,其求稳心理还有更深层的成因。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企领导实行任期制,而自主创新往往需要长期努力,还极有可能失败。如果成功,当前决策的领导可能已经退了,成绩是后任领导的;而一旦失败,却可能把“决策失误”的责任推到前任头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推动自主创新缺乏动力。这位人士的看法是,我们的干部管理体制还没有做好适应自主创新的准备。

  制造商:在市场规模之外徘徊

  尽管只上马了5个省份,中国网通已是采用SCDMA最多的运营商。牟俊说,建立SCDMA网络所需的芯片、基站、终端等设备,目前主要还是信威公司自己在生产,而这家新兴企业规模小,供货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常常是运营商需要大量上设备的时候,信威提供不了;等信威生产出来了,市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信息产业部高技术发展处处长于生多指出,我国的电信企业普遍比较弱小,一两家不足以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必须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建立产业联盟,依靠群体的力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为了帮助SCDMA提高产能,尽快打造强大的产业链,在政府推动下,SCDMA产业联盟已于2004年8月成立,目前有26家电信制造企业加盟,其中不乏大唐、创维等著名厂商。大家都对这项国产新技术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但是一年多过去了,绝大多数厂商仍在观望,没有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陈卫认为,制造商必须切实看到盈利前景,才会在研发和生产上动真格,而现在SCDMA的用户只有300万,制造商觉得无利可图。怪圈于是形成了:市场规模没有形成,制造商不愿投入;而没有众多制造商的助推,设备又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规模效应难以形成。

  融资:缺的是体制

  作为一个后来者,信威公司面对的竞争环境是严酷的。SCDMA只能在技术和资金的双重夹缝中求生存。

  值得一提的是,在运营商购买电信设备的过程中,货款往往会拖延一段时间才会支付给设备制造商,这种“惯例”只有财大气粗的国际电信制造商可以承受,却加剧了信威财务状况的恶化。陈卫透露,为了保证公司的正常市场销售,公司不得不四处举债。由于负债率高,国内银行不敢给信威贷款,信威的现金流更加吃紧,这又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人说,中国自主创新最缺的是钱,陈卫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中国的银行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已将近30万亿元,此外还有各种融资渠道,可是自主创新企业就是拿不到。这说明,最缺的还是体制。”

  有专家估计,当前中国的无线接入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元,而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3G时代的来临,宽带无线接入市场也将展现巨大商机。尽管信威公司也推出了针锋相对的解决方案,并在商用进程上保持着领先优势,但是如果SCDMA无法在本土市场获得主流地位,那么在未来的宽带无线接入市场,信威的新方案也很难摆脱边缘化的命运。(记者李柯勇 冯晓芳 刘谨)
新华社

上一篇文章:煤电双雄博弈价格新政
下一篇文章:家电商欲自开店摆脱零售商挤压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固网运营商逼宫电信重组[942]
· 百灵终栖中国电信枝头[1258]
· 电信重组对四大运营商的影…[912]
· 电信运营商将向国家分红资…[1085]
· 信息产业部:今后推的电信…[1046]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