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稍微上了点年纪的老百姓眼里,最近几十年间发生在他们生活中最大的变化,可能是“联系”方式和手段。对于“新生代”来说,他们并不容易领会“变化”这两个字,因为他们生来就笼罩在电话、手机、互联网编织的信息世界里。
由于中断联系,兄弟俩为女儿起了相同的名字
家住东北的刘影女士现在时常操起家里的电话,与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另一个刘影聊家常。有什么高兴事或不痛快的时候,她们都会想到在电话里向对方倾诉。
两个刘影是一对堂姐妹,她们的父亲是亲兄弟。
她们都出生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出生的时间前后相差不到100天。那个时候,她们的父亲分别工作和居住在两个省份,仅有的书信往来曾一度中断。多年以后重逢时,兄弟俩才惊奇地发现他们给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取了一模一样的名字。
对于这个因为信息闭塞带来的巧合,刘氏兄弟和他们的女儿欣然接受,他们宁愿相信这是一种骨肉亲情间的“心灵感应”。重逢之后,他们对这份亲情表现出格外的珍惜。借助电话一类的现代通讯手段,他们交流自己的喜怒哀乐,再也不用担心会失去联络。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电话对中国普通百姓而言还是“神秘之物”,能够安装电话的家庭一定是“有来头”的。
中国信息产业近二三十年的神奇发展令很多业界人士瞠目结舌。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通报说,到2005年底,全国电话用户将达到7.46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93亿户;固定电话用户3.53亿户。
用短信感动小偷的女孩和怀念“BP机”的出租车司机
无论是移动电话还是固定电话,如今它带给百姓生活的便捷已经远远不局限在“通话”的功能上。
在哈尔滨市一座大学的校园里,2005年春天发生的一个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一名中文系女生的手机在公共汽车上被窃,这位细腻而聪慧的女孩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向自己的手机发了二百多条短信,里面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完全像是朋友之间的谈心。女孩发现,盗窃她手机的人一直没有关机,女孩因此相信那名窃贼一定会被她说服改邪归正。
转折发生在一个傍晚。女孩回宿舍时在传达室收到了一个小包,里面正是自己丢失的手机。
送还手机者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女孩通过一家地方媒体说:“我已经把你当作一个失散的朋友。我会永远地为你保留这个号码,随时等候你的消息。”
在许多不适合声音交流的场合,人们常常会发现那些年轻的“短信族”们对着手机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种着眼让用户们省钱的交流方式,同样带给运营商丰厚的效益。统计显示,2005年前10个月,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2466.6亿条,市场收入超过250亿元人民币。
在许多办公室里和平民家庭里,如今随处可见一个个退了休的“黑匣子”。在没有手机、没有短信的年代,这些“黑匣子”曾经一度是人们沟通的主要工具,也一度是身份的象征,它的俗称叫“BP机”。
山西省会太原市的出租车司机张军回忆说:“那时候,一听到腰上‘嘀嘀’叫了就特兴奋,准是来大生意了。”
作为中国数千万“BP机”用户中的一员,张军见证了这一新鲜事物曾经的辉煌,也目睹了它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张军说:“有了手机之后不久就告别了‘BP机’,毕竟是越来越进步了。”
互联网中,卖菜的农民和谈恋爱的白领丽人
与通讯领域的快节奏的新旧更迭不同,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处于“超高速”的直线上升状态。根据2005年1月的统计,中国有超过4000万主机与互联网相联,经常上网的人数达9500万,中国拥有各类网站668900个,全球租借带宽为74429兆。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中国寻常百姓打开了一扇扇朝向五湖四海的窗户。
这些网络世界的遨游者们,还被赋予了一个新的称呼:网民。
粗壮的手指灵巧地操控着一只鼠标,于忠库娴熟地在“互联网”上巡游。这位网民中的普通成员,借助网上丰富便捷的信息交流,每年把数百万公斤的地产蔬菜销往各地市场。
今年45岁的于忠库,是哈尔滨市近郊一位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
若干年前,他的同样以种菜、卖菜为业的父辈们用一根扁担和两个箩筐,把前庭后院种植的蔬菜挑到十几公里之外的市区,换回柴米油盐。
于忠库说:“现在大不一样了。不出门就能做生意,效益也不差。”
在中国农业大省黑龙江,许多像于忠库一样的普通农民成了信息时代的受益者。在地处偏远的绥陵农场,往日两脚泥巴的农户早在春播之前就在大连期货市场对今年种植的20多万亩大豆做了“套期保值”。
同样是坐在电脑屏幕前,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一所单身公寓里,近而立之年的胡小姐没有任何商业目的。每天固定的时间,她会在固定的地方等待一个人的出现,一个她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
胡小姐等待的人是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男士,在同一座城市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并不热衷在网络里“闲逛”的胡小姐唐突地闯进了一个陌生的聊天室,他在那里遇见了她现在每天“约会”的男士。
他们很谈得来。他们谈工作,谈生活,谈事业,谈理想,总之是无话不谈。男士也是单身,他们甚至也谈到了共同组建一个家庭,而且彼此都有那个意思。他们还认真地讨论了很多关于未来生活的细节问题,那些讨论的结果被胡小姐仔细地“备案”在电脑的资料夹里。
胡小姐的一些朋友笑话她陷入了“网恋”,罗小姐也不否认,一笑而过。朋友们见她动了真格的,便提出要见见“真人”好帮助把关。胡小姐又是莞尔一笑,说:“现在还没到时候。要水到渠成才行。” (记者范迎春 姜雪丽 新华社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