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央视高清背后难掩信产部不作为         
央视高清背后难掩信产部不作为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12-22/000001390074.html | 点击数:781 | 更新时间:2005-12-23 | 文章录入:admin6 ]

    自行组织数字电视高清认证的央视,一下子把自己置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彩电制造商认为央视不具实施高清认证的资格,纯属商业炒作行为;中消协负责人公开指责央视此举有可能误导消费者购买;行业主管部门官员则放言,如果央视采用MPEG-2作为高清数字电视编解码标准,一年至少要向国外组织交纳100亿元专利费。

  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认为,央视推行高清认证有其无奈的成分,不能因为央视夹杂有过浓的商业利益行为,而全盘否认央视高清认证的积极意义。

    众所周知,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两个最基本问题,即真正的高清数字电视机和高清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目前困扰中国高清数字电视普及发展的,恰恰是这两个关键环节。

  高清数字电视标准尚未出台,因而尽管当下几乎所有的彩电企业都宣称自己卖的是高清电视,但其实大多是标清而已,这样的电视根本保证不了高清信号显示效果。

  信号不能实现顺利传输,成为制约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另一瓶颈。事实是目前电视节目运营商(电视台)高清节目制作已基本不成问题。但尽管中国卫星传输和有线传输的国家标准均已经出台,最关键的地面传输标准至今仍看不到出台迹象。

  因此,在数字电视领域早已砸进数百亿元真金白银的央视,不得不选择另起炉灶自行组织高清认证。此举至少能给信产部等标准制定主管部门一个明确的警示。也许,信产部有千千万万个理由认为央视自行组织的高清认证罔顾自主产权,缺乏政策依据,引发市场混乱。但是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都掩饰不了业界对信产部不作为的质疑。

  有专家认为,如果信产部继续不作为,对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造成的损失可能是200亿元,甚至更多。

  这绝非危言耸听。随着2008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以及中国整体数字电视产业普及进程加速,中国数字电视相关产业链的内容提供商、电视制造商、网络运营商等多个重要环节早已是蓄势待发,就因为标准不出台而无法大规模运作。

  时间不等人。如果由于标准滞后而导致的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再次输在国际起跑线上,谁也不愿接受这样的结果。(戴远程)
南方日报

上一篇文章:钢铁产业"多事之年"酝酿升级
下一篇文章:七大问题令燃油税"难产"最早08年出台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