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始于今年4月的漫漫跌势,终于在近期出现了转机。记者从昨天由商务部和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联合召开的"2005年至2006年全国钢铁市场形势分析会"上获悉,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建筑用材价格跌势趋缓,但中厚板等板材价格仍在下降。
需求增长趋势未变
据记者了解,钢材市场的峰值出现在去年3月份,当时的钢材价格指数涨幅为39.9%,到去年年底时已经回落到25%。今年4月以来,钢价开始加速回落。截至10月份,价格涨幅已经回落到1%,部分产品价格甚至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负增长,钢铁市场也因此而笼罩在一片浓浓的"寒意"之中。
然而,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蔡进在会上的一番话给市场带来了些许暖意。蔡进指出,尽管今年钢材市场运行显现出明显供大于求的变化趋势,市场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回落,但市场需求的增长趋势并没有改变,总体发展仍呈现出持续、适度增长的基本特征。
按照蔡进的分析,今年1至10月,钢材市场实际需求为3.1亿吨,增长了17.5%。预计全年钢材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7亿吨,增长15.6%。在通货膨胀压力和煤电油运紧张局面得到明显缓解的情况下,目前这个15%的需求增长水平是可持续的,其下滑的区间已经十分有限,市场需求正在步入一个稳定的增长区间。
对于明年钢材市场的基本走势,蔡进认为,一方面,明年国内外经济在逐渐趋缓中保持稳定的增长幅度,为钢材市场保持适度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面对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钢材市场自身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调整期。而在这个调整期中,整个市场将突出一个"稳"字。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汲凤翔在分析会的分析支撑了蔡进的这种观点。他指出,近两年,针对钢铁行业过度膨胀而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比较集中,包括减免出口退税政策等。2006年大的市场环境是通货膨胀压力明显缩小,煤电油运紧张局面得到明显缓解,因为在宏观调控的力度上将会适度把握。同时,针对目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情况,将有可能出台一些鼓励扩大内需的政策。这些都有利于钢材市场需求保持增长。
同时,此前发改委也曾表示,未来仍将会继续控制钢铁行业的过快投资,避免产能过度扩张。无论从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看,还是从当前钢材市场需求增长的持续性看,明年钢材市场的需求将稳定增长,从而带动整个钢铁市场的稳步向前。
部分落后产能将淘汰
尽管参会专家对明年钢材市场的走势都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隐忧。专家指出,今年以来,由于产能释放过于集中,钢材供需格局开始向供大于求方向转变。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国内钢材产量达到30191万吨,增长了25.7%,明显高于需求增幅。特别是5月份以来,平均日产量超过100万吨,创历史之最,供需矛盾愈演愈烈。供需矛盾能否缓解成为主导2006年钢材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根据蔡进的判断,明年,在新增一些产能的同时,也将会有一部分落后产能被淘汰,因此新增产能的压力比这两年要小。如果钢铁生产企业能够加强行业自律,将钢材产量增幅控制在15%以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明显缓解,到明年三季度以后,市场的供求将逐渐趋于平衡。
据此,蔡进预测,明年市场需求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钢材消费规模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突破4亿吨。按照当前市场供求状况,明年钢材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调的可能性将不会很大,市场下降的空间已经很小。价格行情总的走势将会是前低后高,但并不排除短暂的价格波动。但总体趋势是趋缓,全年涨幅都不会很大。(记者 商文) 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