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召开的"石化市场分析会"上,有关专家认为,对中国石化行业景气周期来说,2004年11月是其高峰,2005年增速放缓,景气周期将维持到2006年中期。而目前以千亿计的石化项目投产后只能进一步压低石化产品价格。
中国石化咨询公司高工高春雨称,此前的理论认为,石化行业是少数受益于高油价的行业,因为油价一涨,石化产品也跟着涨,但是进入2005年这种理论就不能成立了,石化产品价格没有随着油价一路上涨,行业的毛利出现下降。此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8月下旬的调查显示,美国GDP增长将从2005年的3.5%下降到2006年的2.8%,全球经济增长则低于3%。这是石化景气周期结束的先行指标。石化行业的景气周期将在2006年下半年结束,2007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高春雨认为,周期的低谷将出现在2008年到2010年,但是因为高油价的因素,低谷的低点不会很低。
也有石化行业专家分析认为,从本轮的景气周期分析,始于2002年底,2003年、2004年都出现高速增长,从价格、毛利、世界经济增长数据分析,2004年11月景气周期达到顶峰,此后景气周期已经开始回调,2005年还能维持增长,可以说高油价实际是延长了本轮周期,可以维持到2006年中,但如果国际油价在年底美国用油高峰突破80美元时,景气周期可能在2005年就结束了。(记者 李小宁) 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