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商务部外贸司发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运行情况及全年走势》报告,公开表达了对庞大贸易顺差的担忧。
1000亿 前所未有的高点
“只要5年时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9月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中国出口实力的乐观评估言犹在耳。商务部的最新报告则成了这一预测的有力注脚。
报告称,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顺差达到602.2亿美元,按照这一进度推算,全年贸易顺差将接近1000亿美元,超过我国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1倍多。
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然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商务部毫不讳言这一数字的负面影响。1至8月,中国对美欧顺差增长50.7%和124.7%,这种大幅增长必将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同时成为欧美对人民币继续升值施压的重要筹码。
巨额顺差的隐忧
巨额顺差给中国贸易带来的隐忧正引起更多关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尽管在中国的全部出口中外资比例高达50%至60%,但不断刷新的高贸易顺差往往被美国与人民币升值联系在一起而成为口实。美国正是中国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地。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中国已经开始勾画一条渐进的汇率改革路径。但是,赵玉敏认为,美国“人民币小幅升值无法有效抑制中国出口”的声浪可能借顺差问题再次高涨。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为如何减少中国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开出“药方”:扩大内需。赵玉敏昨天对记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这也是许多国际组织对中国的建议。”
不过,赵玉敏也同时表示,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在中国仍然存在现实的障碍。例如中国有很高的储蓄率,但是,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改革没有完全到位,使居民在这些方面的风险预期大大增加,在日常消费上的支出受到抑制。(晨报记者 刘映花)
宋国青:我国贸易顺差占GDP比例至近10年高点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日前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表示,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我国实现贸易顺差396.5亿美元。但根据他的研究和计算,在季节因素调整之后,上半年贸易顺差达到529亿美元,而这一顺差总额占我国上半年GDP总量的比例高达6%。是1996~2005年的最高点。上半年9.4个百分点的GDP增长中,顺差占到6个点。
他表示,在当前情况下,内需还未提振,如果出现外需减弱的情况,对宏观经济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国单月外贸规模连续6个月超过千亿美元
·中国外贸依存度达80%,为世界之最
·8月贸易顺差再超100亿美元 凸现内需疲软
繁荣和挑战并存 中国外贸:从数量转向质量
2005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可谓繁荣和挑战并存。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四个年头,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的进口和出口贸易都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但随着入世三年过渡期的结束,众多国内企业已经明显感觉到来自国外竞争对手的冲击和挑战。
·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过万亿美元:一项世纪新纪录
·前7月我国与三大贸易伙伴外贸额均超千亿美元
雷曼兄弟最新形势分析报告称中国出口前景不乐观
“经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的出口势头并不像表面上那么令人鼓舞。”雷曼兄弟公司的报告这样写道。他们认为,中国出口强劲部分是由于与国外需求无关的特殊因素造成的。首先是中国国内的过度供给问题。“中国的生产者不仅不收缩产量,反而一直大量出口(少量进口),从而导致贸易顺差的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