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产权局局长郭建新昨日表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都在积极、认真准备改革方案,其中一些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已基本成熟,正在报送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他同时透露,有关部门正对“A+H”公司纳入股权分置改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只要是方案成熟都要尽快推出”。
郭建新昨日约见新闻媒体,介绍了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回答了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并再次重申国资委支持股权分置改革态度一贯积极。他说,各地国资监管机构将按照有关规定加快审核,国资委将及时加强指导和监督,以保证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改革条件基本成熟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积极研究制订改革方案,尽快进行改革。暂时有困难的也要积极探索、研究改革方案,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进行改革。”
关于“A+H”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问题,郭建新说,有关部门正进行深入研究;一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也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方案。国资委将按照五部委的指导意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只要是方案成熟都要尽快推出。郭建新同时透露,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具体实施和考核办法正在制定中,会适时推出。市场监管部门也在制定相关办法。
在回答“市场感到国有企业的对价水平过低”的提问时,郭建新认为,按照市场化原则,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经过充分沟通协商,在此基础上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只要在这个过程中达成的一致,就应该是合适的。至于“是低是高”,他表示:我无法评价。因为这是按照市场化原则,由市场去发现的。
就市值考核问题,郭建新表示,国有企业负责人引入市值考核指标,是在9月9日发布的通知提出的,可以逐步引入,但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引入市值考核指标。目前考核指标主要依据会计制度,市值在会计制度还没有完全得到体现,还要进行探索。所以,按照会计指标考核,“破净”与否对考核影响不是直接的。
据了解,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国有控股股东在对改革方案进行研究论证时,考虑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市盈率、融资情况、流通股发行价格、国有股东最低持股比例、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稿源: 河北产权交易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