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火电脱硫市场亟待规范         
火电脱硫市场亟待规范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09-27/000001326426.html | 点击数:1199 | 更新时间:2005-9-28 | 文章录入:admin6 ]

    行业标准缺失恶性竞争加剧

    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排量,已经超过全国二氧化硫排放的50%。从2003年开始,我国加快了对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的治理力度,但国内脱硫行业缺乏行业规范,引发脱硫市场恶性竞争,严重影响我国火电脱硫进程。

  二氧化硫污染加剧脱硫市场日益火爆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我国空气质量、酸雨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由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所造成的酸雨已危及24个省、市、自治区。

  随着国家对火电厂脱硫治理日趋严格,脱硫市场日益火爆。到2004年底,全国约有2000万千瓦装机的烟气脱硫设施建成,约3000多万千瓦装机设施正在施工建设。未来几年,将有3亿千瓦装机的烟气脱硫装置急需投运和建设。

  短短几年内,国内火电厂烟气脱硫公司发展到近百家。然而,许多公司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支持,生产的脱硫设施质量不过关;一些承包商钻审批手续不规范的空子,只要挂靠一家外国公司就成了有国外技术支持的脱硫公司。

  脱硫行业市场的混乱直接导致低价恶性竞争、招标无序。由于国家没有指导价,没有严格的技术标准,一些脱硫公司的竞标价低得可怕,几亿元的设备砍价就像买一件背心一样。太原一电厂脱硫车间主任郭仰山说,一些国内知名的脱硫公司在竞标过程中不择手段,只管低价竞标、接收订单,以此来进行资本扩张,而不注重技术扩张,一些价格很低、达不到设计参数的装置居然也能投产运行。

  据山西漳泽实业有限公司脱硫事业环保部总工薛维汉介绍,贵州省一家电厂在一台30万千瓦机组的脱硫装置招标中,山东的一家脱硫公司竟以跳楼价1.5亿元中标。投产运行后,机组负荷只能达到50%,脱硫效率刚刚达到90%。薛维汉说,一台30万千瓦机组较为规范的脱硫装置投资需2亿-2.3亿元,供方以低于正常价5000万-8000万元的价格中标,为了不赔钱,在设备装置中必然要偷工减料。设备喷淋层本来应是4层,而供方在设计中只装了3层,设计标准达不到,脱硫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目前,电厂建设脱硫装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发展改革委国债资金、排污费返还、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低价竞争表面上节省了资金,但实际上造成的损失更大。广州一家电厂两台20万千瓦的机组低价招标投入运行脱硫装置后,由于雾化不好,结垢严重,造成停机,只好再花钱改造、修复。太原二电厂科技环保部主任刘建平说,国家治理火电厂二氧化硫日程非常紧迫,由于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脱硫行业管理相对滞后,这样发展下去必将严重影响国内火电脱硫整体进程。

  脱硫行业管理混乱制约设备国产化进程

  我国脱硫装置的厂家多、规模小,设备国产化起步较晚,国内从设计到安装一条龙式的大型脱硫装置生产厂家基本没有,而从国外引进的装置价格昂贵。脱硫行业管理混乱更加制约了国产化的进程。由于国产化水平低、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造成电厂不愿进行脱硫改造,低价竞标甚至上了脱硫设施而不运行。一些专家说,现在火电厂脱硫出现了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或者是宁愿缴排污费也不愿运行脱硫设施的现象。

    2005年6月,山西省环保局对电厂相对集中的太原、大同、阳泉、朔州四市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此项工作按期完成仍很艰巨。首批检查的10家燃煤电厂,多数已开始脱硫设施的建设,部分电厂脱硫方案仍未确定,有的电厂则由于不同原因要推迟此项工作,不能按规定在年底启动。山西省环保局一位官员说,脱硫成本高,再加上厂网分离后,各大电力公司只考核所属电厂的经济效益而不考核其环保业绩,导致许多电厂尤其是一些老电厂对脱硫工作有抵触情绪。但不管怎样,国家的政策将严格执行下去。对逾期完不成脱硫治污任务的电厂,环保部门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直至报政府关停。

  在国家严格的政策面前,不少老电厂表示积极响应,虽然脱硫设备价格高、运行成本高,但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尽全力进行脱硫改造,否则可能在经济处罚或上网方面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太原一电厂、二电厂都是老厂,不仅历史负担重,而且亏本承担着城市集中供热的责任。然而,这两个电厂都筹资数亿元用于脱硫改造。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跑资金上脱硫设施成为当前许多电厂的重中之重。

  要降低成本必须加快国产化开发。太原一电厂自行研制的16号机组脱硫设施脱硫效率高于1996年从日本引进的脱硫装置,国家给予的1.5分的脱硫电价基本上可以满足运行成本的支出。今年,太原一电厂开始不用石料作为原料,而是与化工厂合作,利用化工厂的废渣作为脱硫原料,既减轻了化工厂的污染,又可降低150多万元的石料成本。这说明,依照自身特点走国产化、经济化、综合利用化的路子并非不可行,关键是国家要对脱硫行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对脱硫装置技术的研究,尤其是核心技术和部件的研发必须有一个部门牵头,在资金上给予大的扶持。

  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针对火电厂烟气脱硫行业市场混乱、恶性竞争严重的局面,一些专家提出加强行业规范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加快脱硫行业健康发展,保证火电厂脱硫顺利实施。

  电力环保专家王志轩认为,火电厂二氧化硫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采用综合措施治理。在推进烟气脱硫中,要制(修)订符合我国技术经济条件以及可以明确操作的排放控制标准,配套与脱硫要求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相关规则和适合中国特点的脱硫技术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加强脱硫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企业把握脱硫技术选择的自主权以及加快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脱硫产业。

  专家们认为,火电厂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应当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综合治理,同时要调整一次能源结构和电力结构,关停小火电,发展高效益低污染的大机组,改造现有的运行机组,并加强立足燃煤的新机组的研制开发。应进一步发展电网,努力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统一脱硫行业资质发放部门,建立脱硫行业市场准入机制。山西漳泽实业有限公司脱硫事业环保部总工薛维汉说,目前,各公司生产的脱硫装置质量是否过关,只凭自己出据的合格证明。许多公司没有资质证明,或者出具的是不同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一些从来没有干过脱硫行业的公司,甚至一些钢铁企业也转产脱硫行业。薛维汉建议,国家应该指定专门资质审核部门,对各公司的专业人才、技术水平进行审核,实施脱硫行业准入机制。太原一电厂脱硫车间主任郭仰山认为,这个专门部门不仅应牵头进行资质审核,还要规范公司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对脱硫设施质量进行认证和监管,并接受电厂对不合格设施的投诉。尽快改变有资质的不能生产、能生产的没有资质的现象。

  建立脱硫设施成套标准及工艺标准,制定指导价。太原二电厂科技环保部主任刘建平说,脱硫设备要加快国产化步伐,起点必须要高,市场必须规范,在建立市场准入机制的基础上,再建立脱硫设备成套标准,尽量对脱硫设施的各类用材做出详细的标准,并制定市场指导价,避免低价不正当竞争。

  强化产业协会作用,建立产业信息中心。目前,虽然脱硫设施部分核心技术需要进口,但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设备,如石家庄一家企业生产的循环泵,已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但由于缺少行业协会的信息沟通,许多电厂只迷信国外进口设备,盲目引进,有的电厂引进国外设施只是为了满足个别领导出国转转,以至于几百万或近千万元的设计费被国外公司挣去,给国家资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脱硫产业信息中心可以对各脱硫公司的业绩、技术水平、人才状况公布,以便电厂合理选择。

  国家继续加大脱硫电价的扶持力度,提高排污费标准,同步配套烟气连续在线监测仪器,加强对电厂的执法力度。(记者 吕晓宇 杜金钟)
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文章:国土资源部:公布房价成本有利控制暗箱操作
下一篇文章:银行转型莫陷入新的"同质化"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