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增速加快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重工业化发展阶段,2002年下半年以来电力供应表现出严重短缺,国家不得不再次加大对电源建设投资的力度,每年新增装机容量都在4000万kW左右,预计到2006年用电紧张的矛盾能基本得到缓解,而电网建设在这几年基本上保持相对缓慢平稳的增长,每年增速在5%左右,年投资规模1000亿元以上。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会议精神,“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的重点将是着力解决特高压电网和城市电网两头薄弱的问题。特高压电网主要解决的是大规模、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城市电网主要解决的是电力送得进、落得下、供得上的问题。国电动经中心预计,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1亿kW,“十一五”净增3亿kW。据此推算,电力新增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8%,每年在6000万kW左右,电源投资约1.5万亿,平均每年3000亿。按照电网与电源投资的合理比例,“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每年平均2000~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国电动经中心初步测算,仅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所属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共计31个重点城市“十一五”期间城市电网建设共需投资约2200亿元。所以,综合判断,我国电网建设将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电力系统自动化行业发生重大变化
每年2000亿元的电网改造资金是笔庞大的投资,即使电网投资中电力自动化设备投资按照占比5%保守估计,也意味着每年100亿元的市场规模,我们关心的问题是,究竟能给电力自动化行业(电力二次设备生产企业构成)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历史数据显示,在电力自动化市场中,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产品需求占70%,调度自动化产品需求占20%,剩下10%为配电自动化产品、计量计费自动化产品等其他电力自动化产品。这样的市场需求结构与电网建设的重点集中在输变电环节紧密相关。
我们分析,随着供电需求基本平衡,电力市场建设成为一项新的重点内容,相关自动化产品包括:电力市场交易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和电厂竞价系统;此外,城市配网建设将大规模启动,目前,国内城市配网馈线自动化率不足10%,配电可靠性的提高,除了依靠一次设备的更新改造外,就是对配网二次设备的需求,主要包括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因为10kV以下城市配网管辖的配电变压器、柱上开关、馈线线路量非常大,因此对配网二次设备的需求量也相当惊人。此外,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2002年以前基本上改造完毕,经过5年周期后,基本上也要面临新一轮的升级换代改造。用电持续增长对计量计费系统的需求也将不断上升。
综合上述,我们判断,“十一五”期间,电力自动化行业的投资,除了每年用于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大约40亿外,剩下60亿投资将全部用于配网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市场以及计量计费自动化系统。因此推断,“十一五”期间,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市场规模下降的同时,配网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电力市场等产品市场将呈现快速甚至爆发式增长态势。
电力自动化行业投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十一五”期间与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业绩将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与配网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电力市场等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将在本轮电网建设周期中受益。目前,国内电力自动化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国电南瑞、国电南自、许继电气、银河科技、东方电子、华立科技、阿继电器和思达高科等8家。
我们重点关注国电南瑞:国电南瑞主营业务为电网调度自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在地级以上调度自动化市场和220KV以上变电站自动化市场占有很高的份额,国电南瑞在省级以上调度自动化市场和500KV以上变电站自动化市场几无国内竞争对手,在某些高端领域对国外同行产品技术的替代已经成为必然。
综合来看,公司原有业务的优势以及新业务的发展与未来市场结构演变趋势相适应,预计在行业景气周期中成为受益最大的电力IT企业。我们目前对公司2005年、2006年的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53、0.70元。2005年、2006年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6.7倍和20倍,再考虑对价因素,2006年的市盈率应该在16倍左右,因此,建议重点关注,逢低买入。(李勃) 兴业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