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尚待政策扶持         
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尚待政策扶持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09-13/000001314468.html | 点击数:778 | 更新时间:2005-9-14 | 文章录入:admin6 ]

    专家认为,“十一”实施后仍有关键零部件开发及优惠措施等问题需要解决

    “《国家混合动力汽车标准》已经明确十月一日正式实施,这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标准实施之后,市场是不是能够随之起来,还有待技术的完善、国家政策的扶持等多方面因素发生作用。”昨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所所长吴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吴卫是起草该标准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国内外都炙手可热的技术,也是各家厂商竞相发力的研究焦点。混合动力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内燃机和电动机优势的新技术,以达到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的目的。专家认为,如果混合动力匹配得好,可以节省燃料50%,排放下降80%。

    标准实施为混合动力车上市清障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网站公告上,混合动力汽车标准被认为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生产、试验、管理的技术基础,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对国内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该标准主要包括六项内容,分别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定型试验规程”、“安全要求”、“动力性能试验方法”、“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以及轻、重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消耗量的试验方法。

  此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关人员曾表示,混合动力汽车标准的核心内容就是希望帮助混合动力车产业化,所有研制出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都可按此申报产品目录上市销售,这将为混合动力汽车上市扫清障碍。

  吴卫表示,标准除了电池、电机等特定部件和电气系统的专项技术要求外,其余都是有关试验方法标准的,并且这些标准全都是推荐性标准,这样既便于各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也不会限制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各家汽车公司纷纷进入混合动力汽车领域,一方面,随着混合动力汽车的不断发展,国家无论从资金还是政策上都应该给予一定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必须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充分的技术储备,并树立自身环保、技术先进的形象,以图在未来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产业化推进尚待政策扶持

  尽管如此,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前景并不容乐观。同济大学校长、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万钢指出:“标准的发布只是表明推出混合动力车没有政策障碍,但要使这个产业真正发展起来,还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扶持政策等问题需要解决。”

  吴卫对此表示认同。他说,一方面,相关技术虽然研究出来了,但还不够成熟。据了解,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制造成本上,目前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制造成本要比同类型的传统汽车高出30%,而这仅靠采购控制、管理加强、设计优化等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上,在国际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最为领先的丰田公司也承认,在该公司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使用寿命内,其节约的燃油费用还不足以抵消为购买混合动力车而额外支付的车款。

    吴卫表示,这说明混合动力汽车要获得推广,还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有专家表示,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对混合动力汽车出台一些优惠措施,例如减免养路费、车辆通行费、车辆购置税,或者直接现金补贴混合动力车的消费,这对国家、厂商和个人来说将是三赢局面。这位专家同时认为,如果国内油价持续攀升,或者燃油税出台,汽油的价格将可能直接催熟整个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

  国内介入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企业名单

  目前,国内汽车界有关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路线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中近期应主要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以降低油耗和排放;远期则主要发展氢动力汽车。目前,国内已经介入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主要有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奇瑞、吉利和比亚迪等厂家。

  一汽:一汽集团将在年内与丰田合资生产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一汽自主研发的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也已通过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专家组的项目验收。

  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已于今年7月27日完成最终产品的定型样车试验并通过验收。

  长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羚羊混合电动车已产出样车;装备混合动力技术的长安CV9将于年底下线。

  奇瑞:建立了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于近期对混合动力车进行验收;同时将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进行混合动力项目合作。

  吉利:旗下的上海华普汽车已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签署合作协议,预计3年内完成混合动力轿车商业化生产过程。

  上汽:上汽股份已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共同签署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协议;上汽与通用合作开发的混合动力车将于年底投入运行;上汽与大众联合开发的混合动力轿车计划于2008年6月小批量投产。(蔡卫国)
每日经济新闻

上一篇文章:纺织品:外患未除内忧加剧
下一篇文章:电信广电博弈IPTV主导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12]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8]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51]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5]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4]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1]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9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2]
 
· 汽车振兴规划最快本周出台…[1033]
· 汽车用钢板涨价日本汽车企…[1004]
· 节能政策当头棒喝汽车格局…[1107]
· 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年均…[1141]
· 中国汽车业无效产能过剩有…[124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