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油荒能否促进石油领域开放         
油荒能否促进石油领域开放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08-25/000001299057.html | 点击数:813 | 更新时间:2005-8-26 | 文章录入:admin6 ]

    持续不断上涨的油价和最近一段时间南方出现的地区性油荒,再次将两家巨无霸油企中石油和中石化推向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时,两大石油巨头人为制造油荒以令发改委再次提高油价的说法在坊间流传颇广。为了回应这种说法,两大石油巨头的有关人员最后还约见了记者,并宣称这种说法是不恰当和不负责任的。

    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不愿意相信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但另一方面,近期两大石油巨头所属的炼油企业不断爆出亏损的消息也是事实。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息称,今年1-5月,石油加工及炼焦净亏损10.3亿元,出现全行业亏损。而亏损的原因就在于“价格倒挂”,即成本与销售价格不匹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息在真实性上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说明在国际油价不断飚升的情况下,国内炼油企业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但同样是国家统计局的消息,今年1-5月,石油行业的盈利比去年同期增长71.8%。而刚刚公布的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中石化高居榜首,中石油也位列第三;如果说远一点,2004年全国1/4的工业利税由石油行业创造;说得再远一点,2004年,中石油的业绩为净利润1029.27亿元,成为中国香港联交所2004年盈利最高的上市公司,而中石化2004年的净利润也同比增长了69.77%。

  这又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在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和国内炼油企业日子难过的情况下,两大石油巨头的总体盈利水平依然令人艳羡。

  显而易见的,油价倒挂造成的炼油亏损,并未真正影响到在国内占据垄断地位的石油巨头的丰厚利润。在对油价和油品供应的关注中,人们看到的是两大石油巨头一方面在享受着垄断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而另一方面却并没有起到平抑油价的作用,反而挟市场之利,一再要求成品油价格与市场接轨。

  两大石油巨头之所以这么做,是有着充足的底气的。在目前的国内石油领域,这二者的地位与作用无可替代。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无可替代,国内石油领域的竞争并不充分,应对国际原油市场的能力也受到很大限制。此次出现的局部地区油荒,就说明了这一点。同时说明的还有,有关部门必须尽快推进石油领域的开放与改革。

  目前,尽管有一定数量的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了石油领域,但由于政策的限制,他们所从事的只能是流通领域的经营,他们所能获得的油源乃至下游产品绝大多数只能来自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国有公司,并受制于他们。而这些企业的生死存活,也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这两大石油公司。在不断获取更高利润的攫取过程中,两大石油公司对民营石油企业的限制与制约也越来越多。

  由于没有油源,民营企业拥有的加油站通常是从中石油、中石化手中以更高的价格买油,在油荒的时候,甚至根本就拿不到油。而由于政策的限制,石油上游产业的开放至今还未有松动的迹象,民营企业被远远地拒之门外。

  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非公经济36条”,决定放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金融、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垄断性行业。这无疑为民营企业进入石油领域扫清了政策上的壁垒,收到了广大民营企业的热烈欢迎。

  但问题是,国务院出台的“非公经济36条”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框架性的政策,如何去落实这些政策,则需要相关的部门尽快拿出实施细则来。在石油领域,这样的要求可能显得更加迫切。

  因为,就目前的趋势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国际油价还依然会在高水平运行,高油价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万新军)
中华工商时报

上一篇文章:国内手机复苏之际面临新军挑战
下一篇文章:争夺石油定价权中国还有多远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12]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8]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51]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5]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4]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1]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9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2]
 
· 解决发生"油荒"的根源[860]
· 再论垄断巨头应为油荒负责…[88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