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北交所与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于共同举办了“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贷款资金信托产品发布会”。该发布会的召开,意味着北交所与在京各信托公司的合作正式展开,信托受益权转让的前期工作也开始启动。 今年4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本市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大力支持北京产权交易所市场导向下产权交易制度创新。发展产权交易增值服务,探索建立做市商交易制度。”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意见》明确提出了北交所应积极探索做市商制度。由北京产权交易所筹建信托产品交易市场,并探索建立信托产品做市商交易制度,既符合北京市的相关政策,也顺应了市场的要求,也为北交所将来建立OTC(柜台交易)市场积累操作经验。 “投资者购买一种金融产品往往要综合考虑风险、收益和流动性,其中流动性对于机构客户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次发布会上,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营销总部负责人认为,信托现有投资者结构与北交所客户群体理论上存在互补。根据调查,机构投资者手中的间歇资金的期限一般为2至7个月为多,还有一些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期限不定,对流动性要求更高。目前市场上的信托产品期限都超过一年,在信托产品缺乏流动性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上述投资者购买信托产品的愿望就十分勉强。这导致信托产品购买者中机构投资者缺位。而在北交所汇集的95%以上为机构投资者,两者的有效结合将开创信托的新局面。 (潘思旋)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8月25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