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有106万数字电视用户,预计今年底将达到400万户
按照“分区分片、整体转换”的原则,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将在2015年前基本完成由模拟技术向数字化的全面过渡,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昨日在“2005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上做出如上表述。
王联表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从模拟向数字化转换的试点工作已卓有成效,从今年开始,转换工程将按照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分四个阶段全面推开。具体的时间表是:2005年将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东部地级以上城市开始转换,2008年将在东部县级以上城市、西部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开,2010年将在中部县级以上城市、西部的大部分县市开始转换,2015年将在西部所有的县级城市基本完成转换。
来自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线电视用户达1.15亿户,电视机保有量达4亿台,占了全世界的近1/3,这项数字化转换工程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到2004年底,我国已有106万数字电视用户,预计到今年底将达到400万户左右。
王联透露,由于地域辽阔,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有限,目前我国尚有2/3的家庭(广大农村地区)看不到有线电视。考虑到这一特殊国情,为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广播电视覆盖面积,国务院已批准在国内开展卫星直播业务。如果顺利的话,我国将于明年年中发射一颗专用的直播卫星,作为有线电视网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为此相关部门正在着手修改有关限制卫星直播的法规,业界期待已久的“卫星直播”红盖头将由此而揭开。
他表示,为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广电总局近日专门出台了《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的目标就是要使电视机成为家庭多媒体信息的终端,把广播电视网变成现代服务业的信息支撑平台,成为大众传播、信息服务、生活娱乐的工具。《意见》还首次明确,为推动数字化电视的发展,将允许已实现整体转换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开办视频点播服务;同时在过渡期内还应保留一定量的模拟节目,以保护公众的正当权益。意见还提出,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程要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率先整体转换的试点单位跨地区发展等。
王联介绍说,在经过“十五”期间的准备阶段后,“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从模拟向数字化全面过渡的阶段,这种全面过渡将包含和面向所有的信息终端,这就为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目前国内与数字电视相关的内容服务业发展也非常迅速。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等已建立起了自己的节目中心。据出席论坛的央视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央视的高清电视频道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在杭州等试点城市推出。另外,为提高内容服务质量,广电总局先后已批准了134个付费电视频道、31个付费广播频道,此外还建立了2个大型数字电影制作基地。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办公室的负责人表示,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转换对我国的电视机制造等相关电子产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国内数字化转换工程中使用的加密管理系统中的70%、机顶盒中的90%都是由国内企业生产的。
今年上半年我国电视机产量达3591万台,同比增长8.2%,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显像管产量4001万只,同比下降了18.2%,出口创汇3.6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国内平板电视机的产量达150万台,同比增长了300%以上。如何向数字化平稳过渡,已成为国内电子生产企业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记者 姚毅 北京报道)
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