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专题]财经新闻 >> 正文
学界谨慎关注"通缩"论静等二季度经济数据         
学界谨慎关注"通缩"论静等二季度经济数据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news.xinhuanet.com | 点击数:898 | 更新时间:2005-6-17 | 文章录入:admin2 ]
就在三个月前,人们还在担心物价会不会一路高涨。但现在,在学术范围内,通货紧缩、经济降温的话题却已然成为讨论重点。

    打头阵的是去年抛出“房地产泡沫论”的谢国忠。这位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说,在房地产热降温后,中国经济在明年可能面临通货紧缩风险。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殷剑峰博士也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说,我国经济在去年初到达周期顶峰,投资和GDP已处于并将继续处于下滑态势。

    目前,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警惕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1至5月的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增长保持在1.8%这个并不高的水平上,但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却仍然走高。

    这意味着,热度未减的工业热如果还拉不起消费,经济可能一直往下行的通道走。 

    现在,学者们都在静等国家统计局二季度的经济数据。 

    对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货紧缩现在还谈不上,但是已经可以看出苗头。”

    宋国青曾长期在《财经》杂志开栏观察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去年宏观调控伊始,宋国青就提醒说,经济只是局部过热。今年,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在他看来可能有一点手重。他表示,通货紧缩的苗头从5月份的货币供应量和国内总投资状况下滑中已经可以看出,但央行如果处理得好,通缩苗头很容易解决。

    由于贸易顺差,人民币兑日元实际已经升值,因此下季度我国出口很可能减少,如果内需同时受到控制,社会总需求将被拉低,经济由此下行。

    他的结论是:今年第三季度CPI增长降为1%几乎已成定局。此后,如果对需求和投资的控制仍然偏紧,中国经济可能进入半年到一年的疲软期。

    目前,学术界持“投资控制过严”论的学者不止宋国青一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表示,今年经济是不是过热还有待观察,在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中,有些地方的手法可能过重了。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对中国经济提防通缩的观点比较谨慎。他说,我国经济由过热向非过热状态转移的苗头可能已经出现,但下一步走势还要看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外商投资指标、出口订单等数据。

    他肯定地表示,即使中国经济增速变慢,也不会出现2003年以前的那种通缩状态。(张黎明)

上一篇文章:欲争全球第一?海尔跨国并购案迷底今日揭晓
下一篇文章:央企董事会试点实质性展开董事会成大权主导者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7]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4]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7]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2]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1]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4]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4]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398]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89]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