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财政部将用四项措施实现教育财政投入占GDP4%         
财政部将用四项措施实现教育财政投入占GDP4%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crifs.org.cn/03zhengwen.asp?news_id=10653 | 点击数:663 | 更新时间:2010-3-2 | 文章录入:admin2 ]

  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介绍,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这一比重已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目前,教育支出在我国财政支出当中,按比重算,它是第一大项。”

  丁学东介绍,自2004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完成这几件大事都是要花钱的,而且这几年是我国教育经费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2006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规定,“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丁学东表示,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占GD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3.48%,年平均提高0.17个百分点。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既取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同时也取决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国2009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20.4%,这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丁学东认为衡量财政是否对教育投入重视和努力的指标,并不是占GDP的比重,而应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更为合理。

  对于两年后实现的4%目标,在财政部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对实现4%的目标信心很大,同时感到难度不小。”丁学东表示,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财政重点保障的不仅仅是教育,还有农业、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项目,实现4%的目标还需要各级政府作出艰苦的努力。

  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指出,为实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财政部将采取四项措施。

  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今后几年要加强税收征管,推进税费改革,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较快增长,为实现4%的目标打下坚实的财力基础。

  进一步协调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丁学东说,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中,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都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根据财政超收的情况增加教育经费,要向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

  大力筹措其他财政性教育资金。通过采取足额增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措施,逐步建立政府多渠道筹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

  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坚持开源节流并重,一手抓增加投入,一手抓资金管理,勤俭办教育,反对铺张浪费。要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增加的投入发挥出最大效益。 

 新华网

上一篇文章:去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53万亿元
下一篇文章:国务院拟全面摸底地方融资平台酝酿放行省级债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