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等精神,为长沙产权市场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回顾
产权市场是顺应国企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资本市场。长沙产权市场以1993年成立长沙市产权交易中心(现更名长沙市产权交易管理办公室)为标志,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市场为我市深化企业改制、促进国企重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构建了产权市场体系。建立了宏观决策管理层、具体业务监管层和产权交易统一平台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决策层与执行层、裁判员与运动员的有效分离,促成了四县(市)产权交易管理机构的建立和职能职责的基本到位,规范了产权交易各成员单位的执业,初步形成了产权入市交易并有效监管的模式。
二是制定了配套政策法规。出台了《长沙市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产权交易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三是加速了企业改革的进程。据2003年-2008年统计,产权市场共为企业改革筹措了89.45亿元的改制成本,强力推进了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优化了资源配置。
四是把好了国有资产监管关。产权交易工作是国资监管的延伸,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最后关口。据2003年-2008年统计,市产管办共审核挂牌交易273宗,公示资产160.72亿元,办理交割资产160.72亿元,纠正不合规交易28.55亿元,查增国有资产处置收益4.84亿元,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是初步打造了区域性资本市场的新格局。目前,我市产权市场已具备了为各类产权交易提供服务的平台,可为确保交易双方的正当权益提供合法、有效、规范化的咨询、服务和鉴证。
面临的困境
长沙产权市场在有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矛盾和困难。
一是产权市场交易业务太窄。产权市场最初是应国企改革和重组的需要而设立的,这就决定了其职能定位首先是为国企改革服务。然而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进入市场的业务量逐步在走向萎缩,特别是到明年5月份我市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后,这种情况将可能更加突出。
二是与上海等先进产权市场对接速度缓慢。上海产权市场在全国做得最有特色,实现了由单一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民营、外资等多元化资本市场的转变。我市产权市场构建虽然是参照“上海模式”,但发展一直缓慢,市场拓展能力不佳。
三是法规有待完善。《长沙市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已实施6年多,部分条款已落后于时代所需,很有必要按照国资监管体制的新要求,进行修订完善。
前景展望
尽管存在许多困难,但随着新的契机的到来,我市产权市场完全可以突破发展,做大做强。首先是《企业国资法》的实施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的颁布,为国有资产入市交易提供了法律依据。其次是今年在海南召开的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年会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48个主要产权交易机构对产权全面入市交易达成了共识。因此,我们要在产权市场的机构建设、职能拓展、政策扶持和交易品种创新上做好文章,谋大发展。
一是政府要继续大力支持产权市场的发展。产权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促使各种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流动,实现资本市场要素的优化配置。从国资监管角度来讲,则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推进优化重组,加速国有集体产权的有序流转,防止国有集体资产流失。所以,政府一方面要在政策上加大对产权市场发展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及时修订相关法规,使之与国家法律法规对接,为产权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二是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产权市场的拓展和监管。国有资产的监管是分两个层面来进行的:未进行处置前的日常管理及处置准备阶段的资产清查、评估核准、处置行为批准等工作是由国有资产出资人或行政主管部门来进行;一旦进入处置阶段,就由产权市场对其入场交易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处置。严把国有资产“出口关”,彻底杜绝暗箱操作情况的发生,没有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是很难实现的。
三是要拓展产权市场交易新品种。尽快开展股权登记托管、私募股权(PE)和做市商(market-maker)等新业务品种。这样,既可以丰富产权市场的功能,又可以为做大做活产权市场提供新的契机。
中国产权交易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