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货币政策效果有限财政措施如箭在弦         
货币政策效果有限财政措施如箭在弦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2/20080924/020000090003.shtml | 点击数:611 | 更新时间:2008-9-24 | 文章录入:admin2 ]
汪时锋

  还未进入深秋,大洋彼岸瑟瑟经济强冷空气已让人们感受到全球经济的阵阵凉意,但恐怕当下还不是最冷的时候。
  中国政府已在既定的政策方针下灵活出手,果断调整货币政策方向为资本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不过,由于货币政策在市场预期低迷时效果有限,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已经箭在弦上。
  次贷危机深刻影响中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虽有香港狙击对冲基金一役,但危机并未直接波及到中国内地。不过时过境迁。法国巴黎资本(亚洲)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孟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由于中国已经较1997年更为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化之中,全球经济下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较1997年更为明显,中国可能将第一次被卷入全球经济危机中。
  中国政府高层对上述处境有着很清晰的认识,因为已经受到危机严重影响和波及的美国和欧盟分别是中国第二大和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在次贷危机暴露一年之后,中美之间进出口总额在今年7月的年同比增速为13.2%,只有7月中国所有进出口总额增速的一半。
  孟原对记者表示,本届美国政府任期行将结束,可能没有太大意愿过多承担拯救经济的责任,这使得经济危机的持续期比此前预想的要更长,对中国的影响在明年更为显著。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近期影响可能比较有限,可能还有正面影响,因为次贷危机使得游资从大宗商品市场撤出降低了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的成本压力。”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稻葵对记者表示,“但从中期考虑,不仅要防止外部危机对进出口的进一步冲击,同时要防范资金在西方市场流动性不足时的倒流。”

  最为艰难的是扭转预期

  美联储此次并没有立即采取减息措施,因为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
  孟原对记者分析说,由于货币政策需要通过居民预期来传导,难以扭转的悲观预期将制约货币政策的效果,此次“两率”调整的象征意义较为明显。
  据统计,1~8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6.1万亿元,同比多增1.9万亿元,社会资金回流银行迹象越发明显。当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4.14%,仍低于CPI,但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回流显示,受股市和楼市的持续低迷影响,居民对于经济增长悲观预期已经被一再强化。
  “中央银行已经开始实施他们在既定政策目标下的所有手段,因为担忧通胀和投资反弹,存款利率不能大幅度调整,房地产的信贷也不能快速放松。”孟原对记者表示,“房地产市场的恶化才刚刚开始,由于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性,需要更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

  财政激励地方政府挑重担

  从中央层面上说,基本的财政政策篮子已基本成型。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8月份的署名文章中就强调,财政资金将支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
  按照市场的理解,这隐含的政策将包括对中小企业所得税的降低、对增值税改革推广、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以及对出口退税的调整。
  不过,由于大规模的税收调整一般要在每年年初和“两会”前后实施,距离目前可能有一段政策“真空期”。如果在这个期间美国经济出现突然恶化的迹象,李稻葵认为,政府可能会对一些出口企业和重点行业采取一些临时性补贴或减免税的措施。
  从广东省政府大力推动的“新十项工程”,到西安近期52亿资金高调救市,再到山东计划投资1.5亿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国的地方政府已经在或明或暗地实施“自救”。
  李稻葵表示,由于有的地方政府同中央政府之间在税收划分上还有一些模糊地带,地方政府可以在自身的一揽子税负计划之内采取灵活的激励措施,在中央实施税改之前,通过地方政府实施财政激励十分重要。
  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篇文章:沪重大工程2008年计划投资1224亿元
下一篇文章:天津股权交易所获批成立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12]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8]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51]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5]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4]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1]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9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2]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