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产权市场 >> 产权资讯 >> 正文
我国加快造船业产权多元化         
我国加快造船业产权多元化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cninfo.cn/finalpage/2007-09-03/31306989.html | 点击数:490 | 更新时间:2007-9-4 | 文章录入:admin2 ]

 我国将加快推进船舶工业投资和产权主体多元化,建立新型投资体制,鼓励钢铁等上下游企业投资入股造船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31日在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透露,将利用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平台提升融资能力,同时,控制造船能力的过快扩张和外资的无序进入。
  鼓励上下游企业投资入股
  金壮龙说,船舶行业要吸纳社会资本、其他行业资本投资船舶和船用设备研发与制造,充分利用机械、电子等行业的生产技术和能力发展船舶配套业。
  目前,中国造船产量大幅超过欧洲造船国家的总和,占世界市场份额已从6%提高到22%。2006年,中国承接新船订单首次超过日本,占世界市场份额超过30%,今年上半年又突破了40%,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手持船舶订单突破1亿载重吨,居世界第二。
  金壮龙称,过去中国主要建造中小型散货船,目前中国三大主流船型均实现了大型化、系列化,市场占有率已位居世界第二,并已进入LNG船、豪华客滚船、FPSO、深海半潜式平台等高端产品市场。
  目前,中国10万~20万吨级造船设施已由2座增加到6座,30万吨级船坞由2座增加到8座,造船能力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船舶制造业已成为船舶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据统计,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企业实现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利润总额的55%,对全行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62%。今年上半年,船舶制造企业利润总额为35亿元,同比增长187%,对全行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4.6%。
  他说,现在,中国骨干船厂生产效率与日韩的差距已从原先的8到10倍缩小到目前的4倍左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69点提高到159点,劳动生产率由不到4万元/人年提高到12.7万元/人年。
  控制产能和外资
  在投融资体制上,金壮龙称,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做大做强,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企业改革重组。现在,规划外造船项目大量上马、外资无序进入等问题相当严重,要控制造船能力的过快扩张和外资的无序进入。
  中国出台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已规定,新建造船(含分段)和船用低、中速柴油机及曲轴中外合资生产企业,中方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1%,而且合资企业须建立技术中心,消化吸收外方转让的技术。
  境外企业、境内外商企业、外资控股的合资企业重组兼并境内造船企业和船用低、中速柴油机生产企业,视同新建合资企业。民资造船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中小型船舶和特殊用途船舶。
  《规划》还规定,到2010年,自主开发、建造的主流船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产量1700万载重吨。船用低、中速柴油机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450万千瓦和1100台,基本满足同期国内造船需求。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用设备专业化生产企业,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60%以上。
  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张相木说:“按《规划》中国造船能力“十一五”末将达2300万-2500万吨,这个能力不会过剩,现在国家正着力提升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配套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整体素质。如果目标实现,不会出现泡沫。”
  据有关机构预测,2010年以前全世界每年造船需求可保持在5000万载重吨以上,也有乐观预测在7000万-8000万载重吨左右。国内航运业对船舶需求也很旺盛。预计2015年期间,四大航运公司的对国内市场的年均新船需求量达到400万载重吨/年以上。(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业务创新汇聚产权市场不竭动力
下一篇文章:沈交所会否成为第五家央企交易平台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69]
· 开祥股份召开24年度股东大…[306]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977]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963]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8127]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3082]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78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512]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16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635]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