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令”发布已经整整三年,这三年恰逢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关键时期。这个契机给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提供了一展身手的舞台。三年来,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1537宗,交易总额271亿元,通过产权转让,使20多万名工人得到了妥善安置,盘活国有资产1235亿元。2005年交易额与资产评估值相比平均增值率为54%;2006年,交易额与资产评估值相比平均增值率达到202%,连续两年在全国同行业中创出交易额平均增值率最高的好成绩。 记者: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任玉琴:回顾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深深感到科学的创新理念对产权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三年来,正是秉承这一理念,与探索同行,偕创新共进,才有了我们黑龙江省产权市场今天这种良性发展的局面。 记者: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是如何运用科学创新理念的? 任玉琴: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经济结构布局调整的要求,一批中小型国有企业被下放到区县管理,其中大部分要退出国有领域,因此,区县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对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哈尔滨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我们就关注到了各地、市、区、县的中小型企业进场交易问题。于是,我们就组成工作组,由中心领导带队,到各区、县搞调研,并向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强区、县属国企转让进场公开交易”的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 市里组成11个督导组分别到各区、县宣传“3号令”的精神和省、市政府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进入产权市场的要求,以及交易中心所作的交易项目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典型案例。这些做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推动了一批中小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进入了市场交易。 我们组织专业人员策划咨询,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所做的区、县属企业转让业务,个个都是漂亮仗。
记者:您能具体介绍一下比较成功的案例吗?
任玉琴:比如,在对宾县四户国有企业整体产权竞价转让时,宾县城中建材商店建筑面积248平方米,起拍价为36.8万元的房屋,经过71轮竞价,最终以95万元成交,增值率达到158%。创造了该县国企转让增值率的最高记录。再比如,在对哈尔滨中央摄影社这一区属企业的整体产权进行转让过程中,我们认真研究,精心策划,发现该企业对黄金地段———中央大街的一处经营场所的房产只有承租权,并且承租期也仅剩下一年半时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企业将对该房产的承租权变更为所有权后,再行转让,以便更好地体现这一老字号企业的潜在价值。企业按照我们的建议,花费90多万元将房产的使用权变更为所有权,从而使该房产的评估值由657.1万元升值到988.5万元。在我们随后组织的拍卖会上,经过激烈竞价,又以1450万元成功转让,使国有资产增值792.9万元,增值率达到120.67%。
区、县企业国有产权成功转让的示范效应促进了全省各地、市、区、县国有资产进场交易的步伐,2006年,全省进入产权市场交易的项目382宗,其中,区、县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项目已达到三分之一强。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努力工作,力争把更多的区、县属企业国有产权纳入到市场转让中来。(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