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中国产能过剩一亿吨内增外压使板材过剩         
中国产能过剩一亿吨内增外压使板材过剩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11-28/000001370837.html | 点击数:866 | 更新时间:2005-11-29 | 文章录入:admin6 ]

    中国钢铁业正陷入在一片产能过剩的阴影中。11月16日,国家发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透露,预计今年底全国钢铁生产能力将达4亿多吨,与中国实际用钢量相比,产能将过剩1亿吨。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产能过剩中相当一部分是过去钢材市场上非常紧缺的板材。

    过去几年,中国板材市场一直供不应求,每年的缺口达80%以上。而今年以来,我国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热轧薄板产能开始以超高速增长,由此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局面。

  中钢联分析师王莉指出,今年8月上述三个产品产量增速分别达到35.5%、59.9%、38.7%,其增速已经远远超过以其作为生产原料的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速。

    正是由于板材开始出现过剩,导致该类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从而又拉动全国钢材价格一路飞流直下。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这几年国内板材项目上得太多,前两年上马的一些项目,到今年集中释放。”钢铁协会一官员表示。

  从2002年开始,中国一些钢厂开始陆续上马板材项目,单是钢铁类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项目中,就有90%用于新建板材生产线。同时,为保护我国钢铁企业产品结构的顺利调整,提高国内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还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板材生产,如“五大板材”类产品从2002年起实施3年的长期保护,国债贴息支持板材项目的投产等,而这些新建项目基本上都在2004年及2005年左右投产。

  事实上,这种新建产能集中上马的情况当时就曾引起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心:这样集中的扩能,会不会导致过剩?

  针对这些疑问,中国钢铁协会一位官员在今年初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根据钢协统计预测,2005年国内板材(除窄带)的产能即使提高100%,仍然存在2000万吨左右的供给缺口,因此在不考虑进口的情况下,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能够支撑板材市场价格保持2005年以来的高位运行态势。

  但这样的分析似乎忽略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反应。长城证券一位钢铁分析师认为,2004年中国板材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际国内板材价格倒挂。但进入2005年,世界范围内板材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逐渐消失,国外板材开始大量流向中国,迅速打低了国内板材的价格。 

  中国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尽管去年我国进口钢材大幅降低但板材进口占钢材进口量85%以上的格局仍没有改变,今年1月—8月我国进口钢材1750万吨,其中板材占到了86.9%。这种内增外压的格局,最终导致国内板材严重过剩。(王凤君)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文章:中国所要建设的是自己的银行体系
下一篇文章:电力线上网推广提速宽带市场上演"三国演义"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1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93]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55]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8]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6]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1]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000]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3]
 
· 戚向东:今年我国钢铁产业…[1006]
· 宝钢与杭钢跨地区重组宁波…[1321]
· 需求萎缩河北钢铁领衔再减…[1468]
· 钢铁公司成本上升大型垄断…[1240]
· 鞍本钢铁重组:联而不合[1159]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