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全球三巨头VS中国钢企铁矿石涨价之防守反击         
全球三巨头VS中国钢企铁矿石涨价之防守反击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dfzq.com.cn/info/index_more.asp?code=040703 | 点击数:937 | 更新时间:2005-9-6 | 文章录入:admin6 ]

    短短半年间,风云再变。铁矿石价格从年初的扶摇直上变成了8月的暴跌不止,牛气冲天的铁矿石卖方市场再度转变成买方市场。

  然而,就在国内钢厂享受着暂时作局铁矿石进口市场的美梦时,国际谈判桌上的三张王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齐声扬言:2006年将再次就长期合同涨价。这在表面看来,似乎是铁腕高压,深想一步却也是2005年初先败一局的中国钢铁企业一次重夺话语权的契机。

    价格暴跌为中国创造机会

  8月以来,真正让中国钢厂高兴的是一则铁矿石价格暴跌的消息。由于现货市场价格以及海运费大幅下跌,年初价格一度高达90美元/吨的铁矿石,现在平均到岸价只有68.2美元/吨。
 
  中国钢铁企业似乎抓到了话语权的契机。他们第一件能想到的事就是找往日在他们身上赚足了“油水”的铁矿石商去寻找说法。由于钢厂库存充足,并不急于组织新货源,纷纷采取推迟船期等控制进口的手段抵制来自三大供应商的铁矿石。

  面对澳大利亚、巴西到中国的航线上大型货船租金平均每天下跌1700~1800美元的行情,国内钢厂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即使将船期推迟几天也能节省不少开支。同时,很多钢厂甚至开始寻求重新谈判铁矿石运费的可能性。

  “目前,我们厂库存的铁矿石可保证2个月不进货,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目前海运费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与国外矿石提供商在运费谈判中处于平等地位。”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铁矿石、焦炭等原料采购的经理王霞说。

  据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邹健介绍,在铁矿石价格迅速回落的同时,由于铁矿石投资开发的刚性,全球的铁矿石产量都在持续增长,淡水河谷公司的年产能至少提高到2.75亿吨,力拓公司则计划年产量达到1.71亿吨,必和必拓公司计划扩大产能5000万吨,达到1.45亿吨,出口能力将达1.2亿吨。
 
  同时中国控制进口额的举动与三巨头针锋相对,三巨头的压力显而易见。“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约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1/3,全球铁矿石贸易增量的90%以上流向中国,如果中国减少进口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它们一定会赔进去。”莱芜钢铁厂一位人士说。

    三巨头再施涨价阴谋

  国外巨头这次再也不能小觑中国日益强大的话语权了,他们不得不在价格策略上重新做出调整,其涨价之心再次复燃。分析师预计,明年铁矿石价格将在今年上涨71.5%的基础上,再上涨10%到20%,进而达到100%。

  据悉,关于国际铁矿石的谈判并非供需双方在一个谈判桌上共同进行,而是供需双方的三个代表分别进行。如果其中有一家谈定价格,其他谈判就中止,双方都接受这一价格作为当年铁矿石的标准价格。作为供应方代表的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招招见血、老练精明,他们掌握了全球70%的铁矿石,几乎可以独霸市场。需求方为日本钢铁企业、欧美钢铁企业和中国钢铁企业,而鉴于日本与欧美企业同三大巨头的微妙关系,中国一直处于谈判桌上的劣势。

  “世界铁矿石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将持续到2007年,因此,我们对在2006年谈判中的地位很有信心。目前淡水河谷85%的铁矿石产量用于满足合约供应,目前尚有10亿吨的长期合同需求。”淡水河谷财务主管巴尔沃萨在近日的网络会议上表示,淡水河谷仍将中国视为带动全球铁矿石和钢铁需求增长的引擎。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也一改6月与中国公司合资的友好局面,开始谋划在2006年重新就长期合同定价。必和必拓公司CEO古格雷日前称,中国正取代日本成为其工业品如铁矿石与铜的最大客户,因此,2006年该公司仍将设法提高向亚洲钢厂出口铁矿石的合同价格。

  另一巨头澳大利亚力拓也有所动作。“我们从钢铁生产商和货运公司得到的信息是,中国需求的放缓只是暂时的调整。”力拓铁矿石业务的负责人萨姆威尔士坚信在库存减少和钢铁生产商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对铁矿石的进口需求将会反弹。
 
  至此,为加大年底铁矿石谈判法码,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提早达成一致。

    抢下年度谈判“先手”

  8月9日,商务部在哈尔滨举行国内首次进口铁矿石供需见面会。包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以及国内118家有资格进口铁矿石的钢铁生产厂家和贸易商悉数到会。一场新的“国际定价权”大讨论开始了。

  参加会议的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金属和矿产商品部副主任鞠昊进一步透露,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协商建立的联合机制将从今年9月开始,组织钢铁企业准备联合参加明年的国际铁矿石定价谈判。大多数钢铁企业将实质性参与国际铁矿石谈判。

  据消息人士透露,2006年全球矿价谈判中一些可能的主要议题,中国钢厂已留下“先手”。2005年,宝钢代表中国钢厂在与必和必拓最后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在“迫使必和必拓放弃加价要求”这一点上,中国钢厂表现出了一定的定价能力。于是,在参与全球矿石价格谈判的第二年,中国在谈判中形成全球定价基准的分量无疑加重了。
 
  但要以“中国需求”的优势成功取得全面的定价权,最关键的是要拿出一个为各方所接受的定价机制的调整方案。据一位参与定价联合机制的业内人士认为,可考虑按质论价与运价成本之间的通盘定价原则,以及加价与减价之间的灵活定价原则。巴西矿品位较高,可在品质价位上有所体现,但其运输成本高,应在价格上有所让利;澳矿品位相对低一点,品位价可低一点,但运输成本低,可有一定加价。另一方面,在供不应求时,矿业加价应同时考虑到钢铁业的承受力,体现一定的减价因素;而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矿业减价时钢铁业可提供一定的价格支持,以维持矿山的投资和长期发展。
出处:中国经营报

上一篇文章:发改委铝业新政即将出台-严控氧化铝压缩电解铝
下一篇文章:中国Linux产业迈入新纪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德勤:全球钢企将纵向整合…[1328]
· 钢企减产多米诺煤炭需求大…[941]
· 成本上扬迫钢企加速整合[1071]
· 中国最大钢企河北钢铁集团…[1160]
· 钢企全力生产彩钢抗震房[1057]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