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2005年5月我国粮油市场大豆分析报告         
2005年5月我国粮油市场大豆分析报告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06-08/000001234565.html | 点击数:981 | 更新时间:2005-6-9 | 文章录入:admin6 ]

    2005年5月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和分销价略微上扬,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下滑,整体来看,和上月相比国内大豆市场维持了稳中趋弱的走势。本月三等大豆全国平均价为2813元/吨,环比下跌0.51%;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三等大豆为2815元/吨,环比下跌1.23%。

     一、主产区大豆播种基本完成

  随着主产区阴雨天气的结束及气温回升,当地大豆播种进度明显加快,截止5月25日黑龙江大豆播种已达90%以上,预计在6月初大豆播种基本结束。由于土壤湿度及气温对大豆苗期生长较为有利,大豆出苗及生长情况总体良好。

    二、基金共同炒作抬拉价格

  5月以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天气作为炒作点,基金大举入市做多,共同护盘,再次出现春节后2、3月份基金共同炒做抬拉价格的局面,推动CBOT大豆类产品期价强劲走高。作为国际市场上的主力买家,中国6月份大豆到港数量庞大,且大多没有锁价,基金此举很有可能是为了让中国买家高价结算。在CBOT市场上基金炒作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入市基金为了获利,往往会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题材进行炒作。本次基金对短暂干旱的天气预报进行炒作即获得成功,今后基金还可能以大豆锈病、南美豆农惜售等题材陆续进行炒作,值得市场关注。

  三、月末豆粕价格强劲反弹但后势乏力

  在近两个月的深度回落后,本月下旬后期在美盘大豆期价连续上涨,国内大豆、豆粕期价随之上扬的情况下,国内油厂趁势大幅提高豆粕出厂报价,但国内豆粕实际成交价格涨幅却明显较小,成交量也并未明显放大。一是目前养殖企业的恢复情况并不理想,还埋伏着口啼疫爆发的隐忧,饲料企业对后市看淡,并不肓目追涨,仍是小批量随行就市采购,豆粕总的需求并没放大。二是此次上涨受基金炒作影响较大,而就现货供给来看,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较充足。

  四、进口到货量放大,需求不旺,国内大豆高库存局面仍将继续

  根据中粮期货的跟踪,整个5月份的累计到货量为239万吨,比4月到货增加了20万吨左右,今年截止5月份,中粮期货累计跟踪的进口到货为917万吨。进口豆的到货量高出了原先的预计。但目前国内油厂多处在亏损状态,大豆的压榨量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据业内统计,整个五月份的进口豆压榨量大概在180-200万吨左右,即使以200万吨的压榨量来推算的话,估计目前进口豆的库存仍超过了200万吨。预计6月份进口大豆的到货量在260万吨左右,7月份的到货量也有可能达到200万吨,这些到货足够这两个月油厂的压榨需求,因此,高库存还将维持下去。

  五、丰产压力已消解,进口大豆成本较为坚挺南美大豆产量预估值再次下调,最新报道,预计南美三国(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大豆产量在9100-9400万吨之间。在南美货币升值20%和南美大豆减产等因素作用下,今年南美豆农种植收益大大降低,导致巴西农民惜售大豆,甚至毁约终止订购合同,减少了国际市场大豆上市量,丰产压力已逐渐被市场所消化。与此同时,因美国大豆种植区的不利天气因素和压榨量不断提高,自5月16日以来,国际大豆期货已突破650美分和660美分,之后开始进入强势整理。后期我国进口美国大豆的到岸成本均在3000元/吨以上,南美大豆进口成本也在2900元/吨以上。高位的大豆进口成本将限制国内市场价格继续走低。

  综上所述,虽然后期进口大豆到港量较大,国内大豆库存量也维持高位,加之菜籽上市,对市场形成打压,但当前国内大豆价格已跌至底点,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后市应关注外盘走势及口蹄疫的发展状况。

上一篇文章: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水价还有上升空间
下一篇文章:国际铁矿石市场发生巨变BHP变脸示好中国钢企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12]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8]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51]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5]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4]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1]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9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2]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